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组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由软件、硬件和相关组件构成
一. 局域网的软件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负责管理整个网络
网络管理软件
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的运行
网络应用软件
如 SQL Server、IE浏览器等;二.局域网的硬件系统
1.网络服务器
在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网络中,各种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
①网络服务器分类
a. 主(干)控服务器
用于网络管理(EX:Windows Server 2008域控制器)
b. 功能性服务器
完成某种网络服务功能
EX:Web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② 服务器技术
a.多处理机技术
一台机器上使用多个CPU。
b.总线能力
主要指总线的带宽、速率等技术方面的能力,总线的位数可以是32位、64位、128位等。
c.内存(RAM)
非奇偶校验RAM____用于客户机
奇偶校验RAM____可检查出一位内存错
带有错误检测及更正的(ECC)RAM____可检测出一位或两位错,并可更正其中的一位错,主要用于服务器。;d.磁盘接口技术
EIDE(增强型IDE接口) 用于客户机
SCSI(小型计算机接口) 性能更好,用于服务器
e.容错技术
使用该技术后,使得系统在局部损坏后能够继续工作。
软件容错 采用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操作系统。
硬件容错 例如,RIAD(磁盘镜像)技术,可将相同的数据写入多个硬盘。
f.其他常用服务器技术
设备的热插拔技术、双机热备份、集群技术等。
Note:IDE——集成电路设备;2.客户机或工作站
在网络环境中,客户连入网络中的计算机就是客户机,也称工作站。
在C/S或B/S模式中,客户机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根据客户请求,将服务结果返回给网络用户(客户机)。
带盘工作站(带硬盘或软盘)
由盘上引导程序引导(网络连接软件),与网中服务器相连。
无盘工作站
引导程序放在网卡上的EPROM中,加电后自动执行与网中服务器相连。
优点:
①防止网络中数据被任意拷贝
②防止病毒;§5-4局域网的模型和标准;IEEE802系列中的主要标准;局域网的物理层;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功能
在发送信息时,负责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帧;在接收数据时,负责数据的拆装过程。
差错检测
实现和维护MAC协议
寻址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和无连接的数据单元服务,为网络层提供网络服务的逻辑接口。
对不同的LAN标准,它们的LLC子层都是一样的,区别仅在MAC子层(和物理层)。
IEEE802的物理地址
IEEE802为局域网中的每一个计算机节点(如网卡)规定了一个48位的全局物理地址,即MAC地址。该地址高24位由法定机构分配,低24位由生厂商自己决定。MAC地址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如44-45-53-AB-C0-00。MAC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
;局域网的网络层和高层;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用于IEEE802.3以太网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
“载波侦听”:判断线路上有无信号正在传输。
“多路访问” :可同时有多个节点在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冲突检测(CD)
冲突引起原因:EX,侦听到信道空闲,两个以上节点同时向信道发送数据,于是“碰撞”就产生了。
各节点都设置了冲突检测器,检测到冲突后,便停止数据发送,然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去抢占信道。
CSMA/CD
传输线上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数据。
归结为四句话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CSMA/CD的优缺点;2. 令牌环访问控制(Token Ring);Token Ring/802.5的工作原理;Token Ring/802.5的操作举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