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讲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东山二中高一年(上)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6)文言文阅读(分)完成2—7题。(分)请以剑舞,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见秦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1分)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诗歌阅读(分)下面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一节诗歌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B.是/夕阳中的/新娘C.波光里的/艳影 D.在我的/心头/荡漾
(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两字用得精妙,试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E.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刘和珍。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文言文阅读(分)诗歌阅读(分)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分)
(3)( )(2分)
四、阅读(1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