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组胚简答题(终).doc

发布:2017-01-20约2.96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缝隙连接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又称通讯连接,位于柱状上皮细胞邻接面的深部,相邻细胞膜之间隔以3nm的间隙,细胞膜上有许多规则配布的连接小体,每个连接小体有6个杆状的连接蛋白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管腔。相邻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彼此对应相接,管腔也通连,成为细胞间的直接通道。一些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经通道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体。 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及各自的功能意义。 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包括: 单层扁平上皮:①内皮:分布在血管、淋巴管内表面;②间皮: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功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利于血液、淋巴流动和组织间物质交换。 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腺体、肾小管等。功能:分泌,吸收。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道、胆囊和子宫以及外分泌腺的导管。功能:分泌,吸收。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功能:保护、分泌作用。 复层上皮包括: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口腔、食道、阴道。功能:保护为主。 复层柱状上皮:分布在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变移上皮:分布在泌尿管道。功能: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空虚与扩张状态而变化。 简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特性和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特性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稀疏,基质丰富,血管丰富。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和组织之间,具有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功能。 4.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白细胞七种。? 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②巨噬细胞:胞体形态多样,核小染色深;胞质嗜酸性,常含吞噬的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和吞噬体。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 ③浆细胞:细胞圆或卵圆形,核偏位,染色质粗块状,辐射排列,胞质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丰富。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④肥大细胞:细胞呈卵圆形,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抗凝血。? ⑤脂肪细胞:呈空泡状,核扁平位于细胞边缘。功能:合成、贮存脂类物质。? ⑥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纤维、内皮细胞的潜能。? ⑦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具有防御功能。 5.简述网积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在常规染色血涂片中不能区分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见网织红细胞内有细网状的核糖体,表明它仍能继续合成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记数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6.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白细胞分类:根据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胞质弱嗜酸性,含细小均匀颗粒,核分叶, 1-5叶不等。电镜下胞质颗粒分:特殊颗粒--较小,数量多,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较大,量少,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水解酶。 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异物。 (2)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数量少、细胞核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深蓝色颗粒,颗粒与肥大细胞相同。 功能:趋化性运动,参与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 直径12-14微米,核多分为2-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阳离子蛋白 功能:趋化性运动、降低过敏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幼虫。 (4)单核细胞:直径12-20微米,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灰蓝色 ,内含嗜天青颗粒,既溶酶体。 功能:趋化运动和吞噬功能。进入组织器官后转变为各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5)淋巴细胞:按体积大小可为分大、中、小三类。小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直径6-8微米,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少,染成天蓝色 ,内含少量的嗜天青颗粒。 功能:免疫功能。 7..简述骨单位。 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间,呈长筒状,由中央管与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构成,中央管内含血管、神经和骨内膜。 8.比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 成骨细胞来源于骨祖细胞的分化,其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核圆,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