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培训研讨.ppt

发布:2017-03-21约1.61万字共1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结构: (ZH-30型化学氧自救器的结构 ) ①外部结构: 主要由金属的上部外壳、下部外壳、封口带、腰带环和橡胶保护罩等组成。 ②内部结构: 主要由鼻夹组、口具组、呼吸软管、药罐体、启动装置、气囊体和排气阀等组成。 上部外壳 下部外壳 封口带 鼻夹组 口具组 呼吸软管 药罐体 启动装置 气囊体 排气阀 (三)化学氧自救器 1.鼻夹组 2.口具组 3.呼吸软管 4.药罐体 5.起动装置 6.气囊体 7.排气阀 3.结构: (ZH化学氧自救器的结构原理图) (三)化学氧自救器 4.工作原理: 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学药剂生氧的隔绝式自救器,呼吸气路为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佩戴人员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与生氧罐中的生氧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进入气囊。吸气时气囊中的氧气经呼吸软管、口具进入人体,完成整个呼吸循环,实现个人呼吸的自我保护。 当气囊中的氧气超过人体需要时,气囊自身压力打开排气阀,自动排出多余气体,使气囊在正常压力下工作,保证呼吸的正常进行。 启动装置可以弥补佩戴初期生氧量不足的状况。当佩戴者打开自救器把本体从外壳中取出时,拉动启动绳或(顺时针扳动启动阀片),启动装置启动后促使生氧剂加速生氧,在60秒内使氧气充满气囊,供佩戴者呼吸需要。 如启动装置没有启动或自救器不设启动装置时,可向气囊内猛吹3-4口气,生氧剂即可生氧。 (三)化学氧自救器 (三)化学氧自救器 (三)化学氧自救器 (三)化学氧自救器 (三)化学氧自救器 (三)化学氧自救器 6.佩戴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①灾害事故发生后,必须在30秒之内佩戴好自救器。 ②有启动装置的自救器,如果启动装置出现故障,也可向药罐内猛吹3-4口气,生氧剂即可生氧,氧气进入气囊,供佩戴者呼吸。 ③选择逃生路线,要选择最快能到达新鲜风流场所的路线。 ④行走时要沉着平静,呼吸均匀,行走速度根据情况可以稍快或稍慢。 ⑤逃生过程中要戴好鼻夹和口具,不能漏气,也不能取下口具说话,必要时可用手势进行联络。 ⑥佩戴自救器吸气时,气体比外界大气干热一点,表明自救器内药剂的化学反映在正常进行,对人体无害,不可拔下自救器。 ⑦如果感到呼吸空气中有轻微的盐味或碱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是少量药粉被呼吸气体带出所致,没有危险。 ⑧要防止损坏气囊,避免损失氧气。 (三)化学氧自救器 7.个人维护 ①携带自救器应尽量避免跌落碰撞,不得当坐垫使用,防止外壳变形无法取出自救器内罐。 ②每天携带时,要检查自救器外部有无损伤,如发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报修或报废。 ③在工作面顶板较低的环境中行走或工作时,应把自救器放在胸前,防止自救器碰撞或摩擦。 (三)化学氧自救器 ZH30型自救器自燃的应急处置 1.迅速将自救器从身体处移开。 2.将自救器置于附近无可燃物的空旷处。 3.立即通知附近人员切断工作地点及下风流非本安设备电源、撤出人员,并将自燃情况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立即通知救护队)。 4.人员躲避至距自救器5~10m处观察情况,防燃烧过程中外壳爆裂伤人。 5.可使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燃烧部位灭火。不得向自救器浇水灭火或用沙土、煤粉掩埋。 1、当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出现外壳异常发热、烟雾或者明火等现象时,立即取下自救器,放置于附近无可燃物、通风正常的空旷巷道底板,在上风侧距离一定距离(应大于5m)的位置进行观测。 2、异常自救器放置位置应远离采掘工作面、上隅角、盲巷口、油脂存放点、瓦斯抽放管路、火药箱、雷管箱或者其它易燃物品等处。 3、出现异常隐患的自救器妥善放置后要立即通知所在地点停止一切采掘、打钻和其它工作,现场人员迅速准备好灭火器、沙箱、水管等消防器材备用。 4、对于初期发热没有出现烟雾或明火的自救器,同时经过观测没有恶化趋势,自救器使用者要用皮带提挎到采区进风大巷内。 5、对于已经出现烟雾或明火的自救器,不要采用掩埋或浸水等方法处理,避免自救器自燃加速引发崩盖灼伤人现象。 6、自救器出现异常情况的现场安全负责人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负责通知自救器放置地点下风流侧人员进行撤离,同时通知变电所切断现场非本安电源。 7、自救器发生自热、烟雾或自燃等异常情况时,调度室通知矿救护队、通风科、安检科、机电科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调查原因,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压缩氧自救器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 压 缩 氧 自 救 器 一、概述 产品特点: 本产品是以压缩氧作为气源隔绝再生式自救,人体呼吸系统与外界隔绝,可以防止外界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人体,能满足遇险人员逃生时使用。 具有两种种供氧方式,定量供氧和手动补氧。使性能更加可靠、稳定。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 (四) 压 缩 氧 自 救 器 二、用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