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叶绿素时空变化分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海MODIS叶绿素-a时空变化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MODIS数据;2. 掌握南海MODIS叶绿素-a月平均影像合成的基本步骤(已完成);3. 展示南海MODIS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图,并对叶绿素进行分级划分。二、实验要求1. 对MODIS叶绿素-a进行分级处理;2. 分析其叶绿素-a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三、实验数据南海北部(17°N~24°N,109°E~121°E)MODIS Level-2级叶绿素-a产品,时间为近十年月平均叶绿素数据,即1月份-12月份。四、实习步骤1.用ARCGIS将每一个月份的图制作出来;2.用其它较件,如ppt,画图,Photoshop 软件将12个子图拼接起来;1-12月份的叶绿素时空分布(要求每一个月份的图例是一致,分级数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图仅供参考,级别在3-7级别)3.各级别面积百分比进行统计;(1)右出Lay property,打开分类属性表图分类属性图(b)打开Classify点击右侧分类端点,得到这一级别的像元素433030,该级别的面积百分比为=433030/467444.也可尝试别的方法。对每一级别叶绿素a的面积在区域总面积百份比进行统计五、实习作业1.1-12月份的叶绿素时空分布图;各级别面积百分比统计表格。2.描述近十年叶绿素a 月平均变化规律,即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3.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的原因,可在数字图书查找一些文献)。要求①条理清楚;②图文并茂;③字数1500-2000字左右;④对于原因解释附上参考文献。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正文冬季,南海较低的海表温度为浮游植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生长繁衍的温度环境(陈楚群等,2001),同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沿岸海流、气旋环流和南海暖流的作用(李立等,1989)。参考文献格式:陈楚群, 施平, 毛庆文, 2001.南海叶绿素浓度分布特征的卫星遥感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 20(2): 66-70.李小斌, 陈楚群, 施平, 等, 2006. 南海1998—2002年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及其时空演化机制.热带海洋学报, 25(3): 57-62.Sirjacobs D, Alvera-AzcárateA, Barth A, et al, 2011. Cloud filling of ocean colour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over the Southern North Sea by the Data Interpolat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methodology. Journal ofSea Research, 65(1):114-130.南海MODIS叶绿素-a时空变化分析五、实习作业1.1-12月份的叶绿素时空分布图;各级别面积百分比统计表格。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0.05 0,25 0.5 12.描述近十年叶绿素a 月平均变化规律,即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从近十年叶绿素a月平均分布图和个级别面积百分比统计表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叶绿素含量在0.05-0.5范围内的地区占统计地区的绝大部分,且在12个月份都是如此。一年内随时间的变化,叶绿素范围在0.05,和0.5的地区变化不大。一年内,从整个区域看,从一月份开始叶绿素含量降低,五月份最低,九月份后叶绿素含量开始回升,一月份达到最高。从空间上看,在所在南海研究区域内,西北角一条狭长的区域和东北角一块区域叶绿素含量是整个区域内最高的地方,其他区域叶绿素含量较均匀。在北纬20.7度,东经116.8度附近一个近圆形的区域整年叶绿素含量都较高,受季节影响不大。3.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的原因,可在数字图书查找一些文献)。要求①条理清楚;②图文并茂;③字数1500-2000字左右;④对于原因解释附上参考文献。南海MODIS叶绿素-a时空变化原因要分析南海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原因,首先要了解南海叶绿素-a的来源、叶绿素-a浓度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空间位置的南海的各项条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同时充分了解这两个方面,才可能较好地分析南海MODIS叶绿素-a时空变化原因。本文就按照这个思路对其进行分析。海水的叶绿素-a的浓度主要来自海洋的浮游生物,海洋叶绿素-a浓度值也是反映海洋浮游生物数量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其时空特征包含了海区的基本生态信息,主要受海水营养盐和光照的影响[1],同时与海水的盐度、温度以及风潮流等各种海洋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南海是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深水边缘封闭海,纵跨热带亚热带, 紧邻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处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3],在季风的驱动下,南海上层环流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