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屋建筑学2--建筑平面设计.ppt

发布:2017-06-05约2.29万字共1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南向或南偏东、南偏西少许角度能获得良好的日照,这是因为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射入室内光线较多,而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射入室内光线稍,能保证冬暖夏凉的效果。 日照:我国建筑气候区划(五个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② 风向 正确的朝向,可改变室内气候条件,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实际考虑建筑通风设计过程中,借助当地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的朝向。 炎热地区建筑长度垂直夏季主导风向; 严寒地区建筑主要入口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有气味污染的建筑放在下风向布置。 影响建筑物之间间距的因素很多,如日照间距、防火间距、防视线干扰间距、隔声间距等。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日照间距是确定房间间距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日照间距,其他要求也就能满足。 日照间距是保证房间在规定时间内,能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直射到底层窗台为依据。 2)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日照间距 防火间距 南 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高度角,作为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L=H/tana 式中:L——建筑间距; H——前排建筑物檐口和后排建 筑物底层窗台的高差; a——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当建筑物为正南向时)。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房屋日照间距通常用房屋间距L和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高度H的比值进行控制。我国南方地区日照间距较小,北方地区大一些,我国日照间距一般在(1.0~1.8)H之间。 北 南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日照间距系数的确定方法: 防火间距b是建筑物之间防火和疏散所要求的距离,如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部分与其他民用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至少保证9m。 在学校建筑中为防止视线的干扰,当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宜小于25m等。 另外,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效果 要求、绿化面积、房屋扩建等因 素也都影响到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两栋建筑各自的耐火等级 三、功能分析 进行总平面功能分析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① 各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 ② 各区相对独立与分隔的要求; ③ 室内用房与室外场地的关系。 小学校舍的总平面设计要注意: a.教师与办公室之间,教室、办公室与多功能教室之间,操场与教学楼之间的联系与分隔; b.教学楼与操场都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朝向; c.注意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并保持环境的安静; d.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 方案1、2:平面布置紧凑,但运动场面对教室干扰大,教学楼超向差,与环境结合不紧密。 方案3:教学楼朝向较好,与环境结合较前两个好,但运动场对教学干扰大,同时由于运动场被教室遮挡,日照受影响。 最后方案:1)教学楼各区之间方便联系,又适当分隔,教学楼与操场之间干扰小; 2)大部分教室都有良好的朝向,操场的日照不受影响; 3)建筑采用对内封闭的周边式布置,保证了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化与安静; 缺点:主入口设在街道交汇处,不安全,防碍交通。 2.6.3 基地的地形条件 在坡地上进行平面组合应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地势的变化,减少土方工程量,处理好建筑朝向、 道路、排水和景观等要求。坡地建 筑主要有平行于等高线和垂直于等 高线两种布置方式。 (a)图:中坡度较缓,如小于10%时,可将肋脚部分统一抬高到一个高度,以节省土方; (b)图:坡上整理一平台后建房; (c)图:建筑物局部适应基地的高差; (d)图:在建筑物的不同高度上分层设出入口。 当基地坡度大于25%时,建筑物采用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对朝向、通风采光、排水不利,且土方量大,造价高。因此,宜采用垂直于等高线或斜交于等高线布置。 (a)图:当基地坡度较陡,可采用建筑物与基线垂直,然后逐层增加面积,利用室外台阶通达分层各自的出入口; (b)图:当基地坡度较陡,有时也可采用建筑物与基地等高线斜交,相当于减小了地面的坡度。此时,建筑物可按错层设计。 2.6.4 其他的影响因素 (1)平面利用系数 平面利用系数:简称平面系数 或房屋使用率,用K表示,数值 上等于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 使用面积是指交通面积与结构面 积之外的所有空间净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是指外墙包围的(含外 墙)各楼层面积总和。 平面系数是衡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民用建筑中,K值越大,说明建筑物的面积利用率越高。一般认为,使用率越高,公摊面积就越少。国家现行的政策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