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工程实施草案(2016.11.17)讲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研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2016—2018年)
为完成学院“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加快推进“五个校园”和“四大工程”建设,特制定仙桃职业学院科研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6-2018年)。
一、建设思路
根据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坚持精选课题与做优课题并重,打磨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要求,以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2018年)》中学院提出的“18项任务和9个建设项目”为载体,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撰写科研论文和参加各类创新大赛等途径,着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师生的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品牌建设提供科研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升,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
——科研队伍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科研带头人20名,科研团队6个以上。
——科研团队承担重大课题和横向合作研究课题的能力显著增强。完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18项任务和9个建设项目”;完成6门以上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网络课程的建设;与企业联合研制具有企业生产要素的工学结合教材20部。
——学生在科技创新和全国各类赛事中,获奖数和获奖等次均有大幅提升。
——科研工作服务平台更加完善。科研管理平台更加完善,信息平台更加通畅,交流平台更加宽广。
——服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能力显著提高。
三、工作举措与进度安排
(一)科研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由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全面推进科研创新工作。
确定科研带头人
在院内专家和骨干教师中,确定20名科研带头人。
为保证科研带头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学院根据《仙桃职业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优先资助科研带头人专项科研经费。同时,一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18项任务和9个建设项目”等科研任务,给科研带头人下达科研工作任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二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将科研工作业绩与带头人的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三建立激励机制,奖励成绩突出的科研带头人,最大限度调动科研带头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组建科研团队
每个二级学院至少组建一个院级科研团队,共组建6个以上院级科研团队。
⑴明确团队负责人。从科研带头人中选拔具有战略眼光和很强的协调能力的专家担任团队负责人,保证整个团队和谐运行、顺利发展;⑵团队成员构成按年龄、职称梯次结构,每个团队5-6人。⑶团队研究内容。围绕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服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进行研究。⑷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3.建设科研梯队
为保证科研团队的发展后劲,科研团队以中、高级以上职称骨干老师为主体,适当吸纳青年骨干老师为成员。
每个专业选拔3-5名以上中青年教师作为科研骨干教师,数量较少的专业教师,可与相近专业的老师组成的科研团队,保证科研团队梯次结构。
4.学生科研团队建设
以各专业兴趣小组或社团为基础成立学生科研团队。
一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小组的管理;二各专业安排科研带头人或骨干老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实践;三吸收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的相关工作;四每年在各专业按国家竞赛标准组织2次院级技能大赛;五评选院级优秀大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并予以表彰。
(二)科研能力提升
一开展学历达标活动。每年安排30名没有达到硕士学历层次的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实现学历达标。
二下企业挂职锻炼。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或参与技术攻关。采取“辅导-研讨-实践”的模式提高,即由行业企业的专家辅导,定期与行业企业的专家交流研讨,结合辅导和研讨的理论进行再实践。让所有培养对象在专家引领下,在专题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邀请兄弟院校结对帮扶。邀请湖北经济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和精品教学资源研制与应用推广。
四采取“师傅带徒弟”方式提高。组织院内科研带头人或科研骨干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每年组织2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
五在交流学习中提高。按科研部门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科研骨干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高校进修、讲学或参加科研工作。
六在社会培训中提高。开放教育资源,安排科研骨干依托专业优势,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职业技能和转岗培训及专项技术培训服务,提高科研人员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能力。
(三)科研平台建设
1.交流平台建设。一是进一步办好仙桃职业学院学报,二是加强科研处网络平台的管理;三是进一步拓展与兄弟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平台。
2.信息平台建设。一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