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化学一摸之前易错选择题.doc

发布:2017-07-05约2.28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选择题易错题 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H2O B.H2 C.H+ D.2H 2.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下列可回收的是 A. 3..下列3”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3个氢原子 B.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C.3H2O——表示3个水分子D.SO3——表示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4..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2 C.O2与O的性质一定相同D.O和O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B.——用 C.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D.气的性质——用作保护气 下列实验操作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并过滤 C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液 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弹性与金属制成材料。干燥硼。下列说法的是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耐B. C. D.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选项 滴管甲 烧杯① 滴管乙 烧杯② A 双氧水 二氧化锰 水 氢氧化钠 B 盐酸 镁 盐酸 碳酸钠 C 水 氢氧化钠 水 硝酸铵 D 水 氧化钙 盐酸 镁 9.已知反应CuCl2 + 2NaOH = Cu(OH)2↓+ 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的是 . B. C. D.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11.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 B.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 C.封闭室内用燃煤取暖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 12. 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生铁炼钢时,可以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 C.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与人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4. 下表列出一氧化氮的部分性质(已知:空气在20℃时的密度是1.293 g / L)。则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熔点 沸点 密度(20℃) 溶解性 -163.64℃ -151.76℃ 1.249 g / L 不易溶于水 2NO+O2=2NO2 A.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 C.向下排气法 D.向下排气法或排水法 15.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将氮气充入汽车轮胎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将蔗糖加入到一杯水中,水变甜了,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6.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B. C. D. 17. 在不同温度下,CO可将Fe2O3还原为Fe3O4、FeO或Fe,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固体反应物的 B.在实验室完成此实验,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处理 C.一定量的Fe2O3还原为FeO时,消耗的CO最多 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18.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机动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②液化石油气罐中残留液体倒入下水道;③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④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抽油烟机;⑤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A.全部 B .除①外 C .除①③外 D .除③⑤外 19.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①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闻气味 ② 食盐水和水 测pH 蒸发结晶 ③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入盐酸 ④ 镁条和铝条 在空气中点燃 加入稀硫酸 20.20℃时,在密闭(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将400 g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反应过程 中溶液温度与硫酸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恰好中和时溶液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