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临边防护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洞口临边防护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福建省建委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安全、质量等文件。
----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图。
----本公司的企业标准、有关规定、措施、条例文件。
----本公司颁发的《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和《项目管理文件》。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GB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
2 工程简介
2.1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龙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筑设计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福建建设有限公司2.2工程概况
2.3周边环境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地处曹溪市场闹市,两面环路,两面紧挨民房。北侧基坑边线12.0 m以外为天马路,较平坦开阔;东侧基坑边线距曹溪路约10 m,临近市政管网;南侧基坑边线距民房约12.0 m;西南侧基坑边线外约18 m为曹溪卫生院门诊综合楼,该楼为四层框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埋深2.0 m;西侧基坑边线距民房约13.0 m,民房多数为3层砖混结构,采用毛石基础,基础埋深为1-2 m。施工过程需对现场临设、施工机械、各材料加工及堆放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同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监测,保证施工安全,创造绿色、文明、安全的施工现场。
3 主要危险源及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及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本现场主要可能产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模、脚手架工程、预留孔洞、井架的卸料平台、楼梯临边、楼层周边、粉刷等高处作业时,针对以上特点制订本工程的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3.1 安全管理措施
3.1.1各管理人员及班组应按本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高处作业的管理及防护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3.1.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如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及签字,应由受教育者本人签字。
3.1.3作业人员应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且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3.1.4高处作业前,有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应以黄(红)色标示。
3.1.5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使用完经恢复后的防护设施应组织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2 “四口”、“五临边”作业的防坠落技术措施
3.2.1洞口的防护应视尺寸大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护。如边长大于25cm的通口,可用坚实的盖板封盖,达到钉平钉牢不易拉动,并在板上标识《不准拉动》的警示牌。大于150cm的洞口,洞边设钢管栏杆1m高,四角立杆要固定,水平杆不少于二根,然后在立杆下脚捆绑安全水平网二道(层)。栏杆挂密眼立网密封绑牢。其它竖向向洞口如电梯井门洞、楼梯平台洞、通道口洞均用钢管或钢管栏杆设门或栏杆,方法同临边。
3.2.2对无外脚手架的楼层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遮阳板、空调板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相关防护措施。临边防护应按计划备齐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拆一层框架模板,清理一层,临边设一道防护栏杆,其栏杆高度不少于1m,并用密眼网围护绑牢,任何人未经现场负责同意不得私自拆除,项目要对违章违纪行为制定严密的纪律措施。设置水平挑网,防止高空落物。详见脚手架工程。
3.3 落地脚手架搭设方案及防坠落技术措施
根据省建设厅相关规定及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定24.00m以下采用落地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24.00m以上采用悬挑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其中,24.00m以上的悬挑钢管架采用的材料为24.00m以下落地钢管架拆除后的材料进行搭设,下部未进行外墙装饰时不用外架,但必须及时做好各楼层的临边防护。24.00m以上悬挑架随主体楼层的施工而升高,今后装修阶段为自上而下,钢管架的拆除也为自上而下进行。
3.3.1搭设前准备工作
搭设材料选用Φ48×3.5国际焊接钢管和锻铸国标文件,钢管应为合格管材,有出厂合格证。凡弯曲、裂缝、变形或损伤和尺寸不符的管材一律不用,锻铸铁扣件为国标合格扣件,凡有裂缝、气孔、砂眼和尺寸不符,扣不牢的扣件一律不得使用。
3.3.2地面夯实及排水措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