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概要.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破山寺后禅院;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旭日初升,光照山林,又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这幽美的圣境,作者慨然命笔,写出了这寄托自己遁世情怀诗篇。 ;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吟读 ;你找到这些景物了吗;清 晨 入 古 寺 ;曲径通幽处;潭影空人心;万 籁 此 俱 寂 但 余 钟 磬 音
;你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了吗?;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首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描绘画面:
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通向幽深的后院,禅房掩映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2.“炼”字:
“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清幽寂静的环境,正适合作者的情调和兴趣。
;颈联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描绘画面:
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的一切杂念。
2.“炼”字:“悦”和“空”
“悦”和“空”两字,是此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尾联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
2.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万籁俱静,其实难以名状,于是诗人采用以动显静的手法,以“钟磬”的 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房的幽静。从而以动映静,给人以静的感受。
3.收到“鸟鸣山更幽”般的强烈的艺术效果。;小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