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定稿).doc

发布:2017-04-15约6.6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  PAGE 8 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小丽在吃葡萄时不小心将核咽了下去,葡萄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咽→胃→大肠→食管→小肠→肛门 B.口腔→食管→小肠→胃→咽→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小肠→胃→咽→食管→大肠→肛门 2.下列关于人体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B.煤气中毒、触电等导致的突然停止呼吸可用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C.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肢端肥大症 D.过量饮酒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管腔变窄、血压降低 3.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4.人在溺水后易因窒息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5.孙亮同学参加十五米折返跑体育现场测试,共计跑了52次,下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6.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 A.将2-3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2-3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2-3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2-3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7.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血液中血浆约占25%,淡黄色、半透明 C.红细胞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D.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8.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紧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紧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近心端)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9.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的是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小肠时变化过程 B.如图中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的变化过程 C.如图中代表的是尿素的含量,则表示的是原尿经过肾小球时的变化过程 D.如图中代表的是葡萄糖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小肠时变化过程 10.有关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能感受外界冷、热等刺激 C.有排泄功能 D. 真皮内有一些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膀胱充盈时尿意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B.排泄对调节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重要作用 C.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至300毫升更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D.除氮气外,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最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最多 12.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 组别甲乙丙处理方法破坏蝌蚪的甲状腺不做任何处理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停止发育正常发育成青蛙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13.下列活动于眨眼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老马识途 B.望梅止渴 C.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婴儿吮吸 14.给重症病人静脉滴注的营养液中不可能含有下列哪种成分( ) A.氨基酸 B.甘油 C.麦芽糖 D.维生素 1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