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北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生活中有很多对成语的曲解现象,如“度日如年”就是指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语重心长”就是指别人说的话重了,心中很长时间不愉快。请你也写两个类似的成语,要求曲解它的意思6分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6分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分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注:博雅塔是北大校园内一处景物)
下联:(20分)20分求乞者请你写一篇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题目自拟,800字左右。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我们都有一个家此句出现歧义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个人各自都有各自的一个家也可理解为我们大家都有共同的一个家应该将都字删去为强调该语句意思可改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
2010年北大自主招生试题试题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自《论语·八佾》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说:“对于那些已经成了既成事实的事情就不必再去探讨论述,对于那引起已经有了最终结局的事情也不必再加分析评论,对于我现在吞下了我往昔种下的苦果,你们也不必再来责备和处分我了。”蔓延是形容像那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杂草一样向外扩展强调的是那种很难根除的东西,如不良风气漫延是形容像水溢出来一样的向外散开漫延一般比较偏中性的词语备表示完全全面,“倍则表示相对某一数量的变化数量备受关注我们可以单独使用,指某个事物非常受重视XX的作品一直备受关注倍受关注则有一定的递进因素,使用它往往需要前提,就是说在备受关注的程度上还有越演越烈的倾向如:XX作品A月好评不断,B月更是倍受关注“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定”;“制定”的解释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订”和“定”:“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进行时”或“将来时”。而“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完成时”“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须”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人的意愿。“需”常作动词用,有时也作名词用,表示需求、需要的意思。如:需要知识,需要粮食。必须则侧重于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如学习必须刻苦,工作必须认真,待人必须有礼貌等等,必须后面通常跟动词或形容词。有时,必须也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如:明天你必须来。在这里,同学们要注意,必须的反义词是无须、不须或不必。需侧重于表示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意思,一般情况下后面紧跟名词。就是还能有更多的,不止是这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译文如下:法律,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条文,是要惩罚那些违法的人;设立奖赏的条例,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法律确定之后,遵纪守法的给予奖赏,破坏法规的人要杀死。尊贵的人不使他的处罚减轻,而卑贱的人不能加重他的刑罚。触犯法律的人,即使是贤德之人也要杀掉;符合法规的,即使不肖之人,也没有罪过。因此,正道顺畅而邪道被阻塞了。古代设立有司之官,是管理老百姓的,不要让他们随心所欲。拥立国君,是用来控制司官,使他们不要专断。法典礼仪是用来控制国君的行为,使他不要擅自决断。人们不能够放肆,那么正道便能胜利;正道胜利了,那么公理便通达,因此可以返回到无为的境界中去了。文章说“瞬间永恒是禅宗最深刻的秘密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秘密之一。作者引用刘希夷、张若虚、李白、沈同的诗说明这一点。这就是”天机“《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冷峻,冷酷严峻;沉着而严肃。文章引用了欧阳修的词,认为对联的前句与欧阳修的词中“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意境相同,这是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感叹。后一句是晋王徽之对竹子的感叹。作者认为,两句有密切的的情感逻辑,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未来,正因为必将缺席,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当下的人生盛宴。这副对联有无奈,但更有惊悟,这里含有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