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研讨.ppt

发布:2017-03-20约2.2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美是资本主义强国,苏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对立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根本原因) 厨房辩论 导入新课:“厨房辩论” 我是尼克松 我是赫鲁晓夫 思考: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 合作探究 国家实力 材料一: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材料二:“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 材料三:“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 材料四: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 ——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 3.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客观原因:二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奠定框架: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4.重要原因:互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 领域 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杜鲁门主义 北约 马歇尔计划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 华约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 区别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 两者的手段不一样。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014?北京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 考点链接 材料一: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材料三:谁敢按下? 材料四:侵越战争 材料二: 两强相争 两极对峙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材料五:火箭上天、计算机等科学发明问世 三、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2.新冷战思维仍在影响世界,不利于人类的互信和合作 三、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 德国分裂 “新冷战”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印度等10个国家的方队,但唯独西方国家缺席,你如何看待这种国际现象呢?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古巴 导弹危机 小结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1 2 3 4 5 6 谢谢您的观看 敬请批评指正!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说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  ) A.三国鼎立????????????B.美苏均势 C.多极格局????????????D.单极格局 B 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  )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