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7章通风系统设计讲述.ppt

发布:2017-04-03约2.92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按使用炸药量计算 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 按工作人数计算 工作面同时工作人数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按局部风机吸风量计算 局部风机额定风量和 备用系数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按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高风速确定最大风量 按最低风速确定最小风量 煤巷、半煤巷 岩巷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三、机电硐室风量计算 按经验确定 电机功率 发热系数 进、回风温差 按机电设备发热量计算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四、爆破材料库风量计算 中型爆破材料库不小于60m3/min; 库房容积 大型爆破材料库不小于100m3/min。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五、其他用风巷道风量计算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不均匀系数 用风巷道瓦斯绝对涌出量 按最低风速验算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六、矿井总风量计算 采煤面及备用面风量 硐室风量 掘进面风量 其他巷道风量 通风系数 第四节 矿井通风设计 2 矿井风量计算 七、矿井总风量分配 分配原则 采煤工作面风量分配按产量正比分配; 备用面按采煤面一半分配; 独立通风的掘进面和硐室,按计算结果或经验分配。 分配方法 计算日产吨煤配风量 计算采煤工作面配风量; 验算风速。 第7章 矿井通风设计与能力核定 本章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矿井通风系统类型、采区通风方式、工作面通风系统; 通风构筑物 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方法 主要通风设备选型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学习重点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进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网路和风流控制设置的总称。 中央式 中央并列式 中央分列式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对角式 分区对角式 两翼对角式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类型 区域式 混合式 上述通风方式的混合组成。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2 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抽出式 压入式 抽压混合式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3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煤层赋存情况 表土层厚度 井田面积 地温 矿井瓦斯涌出量 煤层自燃倾向性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1 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 高瓦斯、突出、自燃煤层采区,专用回风道;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专用回风道; 单一巷道严禁分两段,分别为进、回风巷。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 煤层倾角大于12°下行通风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采煤面、掘进面进回风巷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2 采区进风上山与回风上山的选择 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2 采区进风上山与回风上山的选择 运输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3 采煤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 上行通风 下行通风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4 工作面通风系统 U型后退式 U型前进式 Z型后退式 Z型前进式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4 工作面通风系统 双Z型后退式 双Z型前进式 Y型通风方式 W型通风方式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4 工作面通风系统 U+L型通风方式 H型通风方式(三进一回) H型通风方式(二进二回)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1 通风构筑物 一、风门 风流方向 门框 门扇 观察窗口 把手 普通风门 无压风门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1 通风构筑物 风门闭锁装置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1 通风构筑物 二、风桥 风桥类型:绕道式风桥、混凝土风桥、铁筒风桥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1 通风构筑物 三、密闭 密闭分类:永久密闭、临时密闭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2 漏风 一、漏风及其危害 漏风:未经用风地点而直接流(渗)入回风道或排出地表的风量。 原因:漏风通道+压差 危害:使用风地点风量减少 增加无益的电能消耗 可导致煤炭自燃 第三节 通风构筑物及漏风 2 漏风 二、漏风分类 外部漏风(井口漏风):泛指地表(风井)附近的漏风。 内部漏风(井下漏风):井下各通风构筑物、采空区、煤柱的漏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