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ppt

发布:2017-05-18约4.02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论证 理由 反对 生儿育女有上帝安排 不科学 生命的奥秘是神圣的 违背科学 丧失人类基因库 理由不是根本性的 破坏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理由不是根本性的 地位难以确定 理由不是根本性的 根本性的论证 克隆人是人,不应该受到伤害 克隆技术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 克隆人与供体人并存,可能的负面作用大于其正面作用。 滑坡论证,一旦迈出,难以阻挡 合作探究 论证 结 论 虽然克隆人在技术上有可能做,但在伦理上不应该做。 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方针是正确的。 本文各项推理论证的共同前提 人类已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已成为可能。 克隆人也是人,一样是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人格,具有特殊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的人 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做: 作者对克隆爱因斯坦持反对态度,理由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⑴不可能获得爱因斯坦的复制品 ⑵爱因斯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⑶可能会引发意识形态的、宗教的、民族的争斗。 作者在行文中多次使用了设问句、反问句,如本节当中就有:“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他们一旦产生,人们该怎么办?”等等,这一部分课文中设问和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多次使用设问和反问的方式,目的是提醒人们思考并注意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使作者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所应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反面论证:“辩护”全节及“反论证”节的前半部分均为反面论证。 正面论证:“对克隆人的根本性的反论证”四点为正面论证。 课堂小结 说说文中正反对比论证作用 “辩护”全节及“反论证”节的前半部分均为反面例证。以反面例证为主,最后才推出正面例证,使全文论证更加全面、严密、更有说服力。 课堂小结 我能完成: ★回顾课文,理清结构 .这篇议论文,结构层次条理清晰。文章首先提出了 问题,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论证:先从反面 驳斥,再从正面 辨析,最后得出结论: 。 人格是不能复制的、克隆不出来的 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为克隆人进行辩护 对克隆人的论证 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方针是正确的。 讨 论 写作特色 语言通俗,质朴易懂。 采用小标题,层次清楚。 巧用设问句、反问句,论证有力。 邱仁宗是个 “保守派” 吗? 不是,他反对克隆人,并不一概反对克隆技术。 资料:爱因斯坦的烦恼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推动了核能的使用。核技术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建造核电站,另一方面却是制造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核弹,给和平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核技术和核机密的扩散成为了冲突的引燃点之一。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印巴核竞赛和恐怖主义一样,给社会增添了不和谐的因素。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他知道他的理论会发展成原子弹,他情愿当初去当修锁匠。 拓展延伸 拓展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怎样认识克隆技术?说说自己的看法。 * 克隆技术 de 伦理问题 作者简介 邱仁宗,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技术网络2002年度伦理学奖获奖人。邱仁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他对人类胚胎干细胞中的伦理争议深有研究。 学习目标: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 热点问题讨论----克隆人 用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科学家吗? 克隆简介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克隆界大事记 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 1997年2月2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维尔穆特(Wilmut)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母羊。这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 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克隆小绵羊多莉 多莉:1997 年2 月出生 关键词:克隆 英国生物学家威尔穆特和多莉 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克隆羊 我国首例双胞胎克隆牛宝宝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