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复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第4讲 (1.4)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4.1 生物与无机环境;1.4.2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1.4.3 生态系统;考点训练;2.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植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解析:AB、群落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故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植物群落,B正确;A错误。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考点训练;3.解析: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同。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而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还包括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因此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是非生物,属于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只是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是开化古田山这个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符合题意。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只是生物部分的微生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14杭州)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意的是(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考点训练;考点训练;7.(2013义乌)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某简单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间具有食物关系并构成食物链,如图表示它们体内各自所含能量的多少。
(1)请写出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除甲、
乙、丙三种生物外,至少还有非生
物的物质与能量和 。;解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甲次之,丙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丙。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因此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除甲、乙、丙三种生物外,至少还有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和分解者。;8.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4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草。;(4)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草吸收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猫头鹰位于4条食物链的最顶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5)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