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 Internet基础 6.3.1 Internet概述 Internet是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地区、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它将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互连在一起,覆盖全球;从信息资源的角度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供网络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看,Internet是一个用TCP/IP协议把各个国家、部门、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超级数据通信网。 从提供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个部门、领域内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超级资源网。凡是加入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访问所有信息资源,查询各种信息库、数据库,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 6.3 Internet基础 6.3.1 Internet概述 Internet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ARPAnet网,此后,美国宇航局、能源部和美国国会科学基金会(NSFnet)等相继建立或扩充了自己的全国性网络,NSFnet 不仅面向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允许商业用户入网,并与ARPAnet相连,使ARPAnet的规模越来越大,到1986年发展形成了Internet。 到目前为止,Internet已深入到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成为真正的国际互联网。据1997年统计,Internet的用户已达到9996万。我国在近年来Internet的用户也急速增长,到1998年已突破210万。 在我国,Internet 一般称为“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 ” 6.3 Internet基础 6.3.1 Internet概述 我国Internet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88年我国实现了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 1994年随着“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美国政府取消了对中国政府进入Internet的限制,我国互联网建设全面展开,1994年3月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正式加入Internet,并建立了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实现了网上全部功能。 到1997年底,我国已建成中国公用计算机网互连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等,并与Internet建立了各种连接。 6.3 Internet基础 6.3.1 Internet概述 我国现有四大网络的基本情况: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3.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4.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络CHINAGBN(金桥网) 6.3.2 Internet基本术语 (1)WWW (2)网页(Web Pages 或Web Documents) (3)主页(Home Page) (4)超文本HTML(Hypertext) (5)超媒体(Hypermedia) (6)超级链接(Hyperlink) (7)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8)网络实名 (9)ISP(Internet服务提供者) (10)Email:Electronic Mail的缩写,即电子邮件 (World Wide Web,简称WWW,又称Web,中文名称未环球超媒体信息网) “Web页”,它是浏览WWW资源的基本单位。 主页反映了服务器所提供的信息内容的层次结构 。 特色是文档之间的链接 在多媒体的信息浏览中引入超文本的概念,就是超媒体。 在超文本/超媒体页面中,通过指针可以转向其它的Web页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来在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送超文本的协议。 网络实名是一种信息服务,将中文名字实时翻译成英文地址或域名, 6.3 Internet基础 连接到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拥有的唯一的地址。 IP格式 nnn.nnn.nnn.nnn 4段,取值0~255 IP地址 6.3.3 Internet地址 6.3 Internet基础 6.3.3 Internet地址 6.3 Internet基础 类别 首字节 网络号 主机号 每类地址范围 A类 0 7位 24位 ~55 B类 10 14位 16位 ~55 C类 110 21位 8位 ~55 D类 1110 多播地址 ~55 E类 11110 目前尚未使用 ~55 为方便记忆而为计算机进行命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