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生存环境变化报告精要.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地理学基础大作业
指导教师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目录
摘要 3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
一、 人口数量及质量 3
二、 主要自然资源及利用的情况 5
三、 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变化 5
四、 主要环境污染的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7
五、 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 8
研究结论 11
对家乡生存环境变化的研究
摘要:为深入了解家乡生存环境的变化通过借助官方数据进行研究,后对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调查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
时间跨度:主要2010---2015
研究目的
研究家长生存环境的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及质量,主要自然资源及利用的情况,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变化,主要环境污染的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
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网上调查,包括市政府官网,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等,借助相关工具等整合信息。
研究结果
一、人口数量及质量
人口数量
驻马店市现辖9县1区、1个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9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871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896万。
驻马店市2015年总人口89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9.7万人,农村人口 765.9万人,以汉族为主),距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增加173万人。
年份
人口(万)
2015
896
2010
723.1
2000
745.4
2010全市常住人口为?723074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减少223256人,下降3.00%。 人口质量:主要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两方面来研究??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51884人,占22.85%?;15~64岁人口为4895594人,占67.71%;65岁及以上人口为683266人,占9.4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2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5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9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33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81086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5334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8283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539人上升为336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7543人上升为1121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280人上升为4361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6251人下降为2742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2178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94211人,文盲率由5.58%下降为4.45%,下降1.13个百分点。
结论:从2000年到2010年,结果显示老龄化人口百分点上升。市民文化程度从各方面来讲都有所提升。
二、主要自然资源及利用的情况
就耕地而言,耕地负担人口的压力大;而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又并不多,且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开垦利用难度较大,一时还难以借此扩充耕地以缓解耕地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城乡经济发展中乱占耕地现象有增无减,耕地减少数目逐年上涨,农业用地和城市及工业用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这更加剧了由耕地不足而引发的人地关系矛盾。
2000-2011年驻马店市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序号
年份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1
2000
819
2
2001
833
3
2002
828
4
2003
855
5
2004
885
6
2005
886
7
2006
886
8
2007
886
9
2008
886
10
2011
827
来源:国家统计局? 报告大厅编辑整理
三、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变化
?1、中原盆景——嵖岈山
嵖岈山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毗邻京广铁路、京深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山势嵯峨,怪石林立。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连环错落,秀蜜湖、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点缀其间;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兼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雁荡之幽,既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隐居著述、获取灵感的宝地,又是中央电视台剧组《西游记》主要外景地之一。嵖岈山以其独特的风景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1987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
2、国家级森林公园—薄山湖风景区
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境内,107国道西侧3公里,毗邻京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