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7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讲解.ppt

发布:2017-02-15约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7-4 极限圆锥与圆锥公差区 5、极限圆锥直径 极限圆锥上的任一直径为极限圆锥直径,如图7-4中Dmax和Dmin、dmax和dmin。对任一给定截面的圆锥直径dx,它有dxmax和dxmin。极限圆锥直径是圆锥直径允许变动的界限值 6、极限圆锥角 允许的上极限或下极限圆锥角αmax或αmin,如图7-5所示 L 圆锥角公差区 ATD/2 αmin ATα/2 αmax 图7-5 极限圆锥角与圆锥角公差区 《圆锥公差》(GB/T 11334-2005)规定了四项圆锥公差项目,具体内容见P150表7-1 二、圆锥公差项目、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1、圆锥公差项目和公差值 对一个具体的圆锥工件,并不都需要给定表7-1中的四项公差,而是根据工件的不同要求来给定公差项目。 GB/T 11334-2005中规定了两种圆锥公差给定方法。一是给出圆锥的公称圆锥角或锥度和圆锥直径公差TD,由TD确定两个极限圆锥(图7-8和图7-9);二是同时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TDS和圆锥角公差(图7-10),给出的TDS和AT是彼此独立的,复合独立原则(图7-11) 2、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 ①圆锥公差给定方向方法一 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α(或锥度C)和圆锥直径公差TD,由TD确定两个极限圆锥,所给出的圆锥直径公差具有综合性 图7-8 圆锥公差给定方法方法一(包容要求)标注 图7-9 用圆锥直径误差TD控制圆锥误差 方法二 同时给出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TDS和圆锥角公差 第四节 圆锥配合 一、圆锥配合的种类和基本功能要求(自学) 一、圆锥配合的确定 1、结构型圆锥配合 2、位置型圆锥配合 第五节 圆锥的检测方法 一、量规检验法 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圆锥的检验多用圆锥量规。圆锥量规用来检验实际内、外圆锥工件的锥度和直径偏差。检验内圆锥用圆锥塞规,检验外圆锥用圆锥环规,如图7-16所示 二、间接测量法 通过平板、量块、正弦规、指示计和滚柱(或钢球)等常用计量器具组合,测量锥度或角度有关尺寸,按几何关系换算出被测的锥度或角度。图7-17用正弦规测量锥度 图7-17所示是用正弦规测量外圆锥锥度。测量前先按公式 h = Lsinα(式中α为公称圆锥角;L为正弦规两圆柱中心距)计算并组合量块组,然后按图7-17进行测量。 工件锥度偏差△C = (ha-hb) 式中,ha、hb分别为指示表在a、b两点的读数,l为a、b两点间距离 α h a b l 图7-17 用正弦规测量锥度 1、P145题6-1、6-3、6-5、6-6、6-7 2、P158题7-2、7-3、7-4 作 业 滚 动 轴 承 的 公 差 与 配 合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讲授:刘洪喜 第 六 章 2、学习要求 ①根据滚动轴承作为标准件的特点,理解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采用基孔制配合、外圈与外壳孔采用基轴制配合的依据 ②根据滚动轴承的使用要求理解滚动轴承旋转精度和游隙的概念。了解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决定 ③掌握滚动轴承公差等级划分,了解各公差等级滚动轴承的应用。掌握滚动轴承内、外圈公差带特点。了解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及外壳孔常用公差带 ④初步掌握如何选用滚动轴承与轴颈及外壳孔的配合。学会轴颈及外壳孔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及其数值的选用 学习目的及要求 1、学习目的 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标准,为合理选用滚动轴承的配合打下基础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概述 ①滚动轴承是机器上广泛使用的标准支撑件,由专业化的滚动轴承制造厂生产。②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组成。③滚动轴承通过滚动体的作用使其内圈和轴一起产生相对转动;外圈固定在机体孔中,起支撑作用。也有相反情况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设计:是指正确确定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颈的配合、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以及轴颈与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带、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以保证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 用 滚 动 体 类 型 一、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图6-1 滚动轴承的类型 T B T C H D d d D d 外圈 内圈 滚动体 保持架 D α d D a) 向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角接触球轴承 d) 推力轴承 ①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和外圈外径是其配合的基本尺寸。②轴承内圈内孔和外圈外圆柱面应具有完全互换性。轴承某些零件的特定部位采用不完全互换性。③工作时应保证其性能,必须满足必要的旋转精度和合适的游隙 二、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应用 1、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