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为战略管理分析-金星小组.ppt

发布:2017-04-23约3.74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为技术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  华为简介 华为产品 华为企业使命 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发展 1987年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92年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7年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于1998年把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阶段 发展阶段·第二阶段 发展 2004年 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移动通信技术。 阶段 2005年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发展阶段·第三阶段 发展 2007年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2009年 华为产品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2016年 华为与中国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试水移动支付 阶段 2010年 华为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对狼的崇尚, 让华为变成一个完全另类的中国公司, 在一个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世界, 任正非的偏执个性让他赢得了生存空间。 企业文化 华为是倡导“狼性文化”的,所谓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而床垫文化,又是狼性文化的一种体现。公众对狼性文化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年轻人就是应该有拼搏精神,但也有人认为狼性文化背后也有着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蔑视规则,无视人性等等,并不适合企业。但对华为而言,狼性文化确是发展迅速的诀窍。 管理理念 狼狈组织计划 华为的每个部门都要有“狼狈组织计划”,既要有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才能有机会。 压强原则 (压强原则)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只有企业的员工真正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分权才有了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权力分下去就会乱。管理层要淡化英雄色彩,实现职业化的流程管理。 华为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 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 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 华为有一套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用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聚集客户,提升华为形象。 华为SWOT分析 劣势(Weakness) 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认为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 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型型创新少。 营销渠道和零售力弱。 华为SWOT分析 机会(Opportunity) 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 中国研发成本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 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太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走俏。 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 华为SWOT分析 威胁(Threats) 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 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竞争力必将被削减。 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 来自某些欧美国家的政治壁垒。部分国家出台相关汗液的保护性政策。 华为总体战略 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起包括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全球专业服务和终端四大业务领域在内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提升宽带竞争力和降低在那个拥有成本,实现商业成功。 华为竞争战略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 农村包围城市 在电信业的冬天崛起 屡战屡败中坚持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专利交叉许可 04 内部共享资源的创新 02 扭转开发观念上的认识 05 直接可购买的技术合作开发 0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03 华为竞争战略 创新战略 华为战略实施 立足电信行业,在相关行业实行横向多元化战略。 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收购,突破贸易壁垒,突破新的市场。 从加强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向原创性创新倾斜。 华为战略控制 巨资投入研发, 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决策权前置,管理扁平化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搭船出海,全球合资。 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制定 ,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 华为战略变化 战略定位 战略转换 从电信设备商 到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以竞争为基础的战略生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