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模块考试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康中学2012届高二文科地理必修三模块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上的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饮食:南米北面 B.政治经济:南经北政
C.交通:南马北船 D.工业:南轻北重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2-3题。
2.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3.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4.GIS技术( )
A.关健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5~6题。
5.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6.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7.读下面示意图回答,关于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封沙育草 B.b处开垦农田,发展灌溉农业
C.c处设置沙障,阻挡沙丘前移 D.d处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8.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 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
C.所在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较强 D.所在区开发的难度较大
2009年5月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0余位特邀外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7位代表齐聚安徽省淮北市,召开“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共同商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生态发展之路。据此回答9-10题。
9.淮北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淮北城市转型的原因( )
A.土地大面积沉陷 B.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C.资源日趋枯竭 D.交通日趋拥堵
10.下列适宜淮北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做法是( )
A.填平沉陷区,并建设城市绿地公园
B.大力勘探其他的资源,弥补煤炭的不足
C.利用沉陷区开发城市湿地,建设水乡生态城市
D.改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2.通常,在河流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大坝上游地区的小气候
B.跨流域调水,保证河流相邻流域地区用水
C.发展旅游,增加地方收入
D.调节大坝下游地区的径流时间分配并开发电能
13.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 ( )
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冬季风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 D。受海陆位置影响
14.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河流E的汛期为( )
A、春讯 B、夏汛 C、秋汛 D、凌讯
16.图中F地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源,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棉花生长的最优条件是( )
A、日照充足B、降水多 C、沙性土壤 D、气温高
17.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被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8.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