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下复习整理剖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传动系统作用:将发动机产生的驱动力矩和转速按一定的比例和要求传递到驱动轮。
要点
1. 汽车传动系统由哪些部件组成?
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是如何实现的?
(1)降速增扭——主减速器(传动比i0)
(2)改变车速——变速器(传动比ig)
(3)实现倒车——变速器中的倒挡(装有中间齿轮的减速齿轮副)
(4)必要时中断动力传递——离合器(摩擦传动)
(5)车轮差速功能——差速器
(6)消除变速器和驱动桥间的相对运动的影响——万向传动装置
3. 汽车传动系统有哪些布置方案?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1)前置后驱(FR)
适用:轻、中型载货汽车,部分轿车、客车
优点:较理想的轴荷分布;满载时有更好的动力性,并保证制动性;方便布置;便于维护保养;
缺点:需要一根较长的传动轴,增加整辆车的质量;运用较多的万向节,传递线路长,传递系统效率低;影响地板的布置。
(2)前置前驱(FF)
适用:大部分轿车
优点:无传动轴穿过地板,可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相对于FR有更好的隔振效果;传动系统效率高;操作稳定性好;结构紧凑;
缺点:满载时,质心后移,影响动力性;发动机前舱部件布置多,影响散热和维修;
前轮既是驱动轮也是转向轮,运动和结构复杂。
(3)后置后驱(RR)
适用:大、中型客车
优点:理想的轴荷分布;空间利用率高;降低车厢内噪声;
缺点:无迎风,散热效果差;操作距离长,操作机构结构复杂;稳定性低。
(4)中置后驱(MR)
适用:跑车,方程式赛车,部分大中型客车卧式发动机布置在地板下
优点:理想的轴荷分布;发动机功率高;缩短传动轴长度;空间利用率较高;散热效果较好;
缺点:稳定性一般;操作距离较长,操作机构结构较复杂。
4. 汽车传动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机械式:传动系统全部由机械部件组成
(2)液力式
a. 液力机械式:部分机械部件和部分液压传动部件组成传动系统(液体在主从动件间流动的动能变???)
液力耦合器:只能传递转矩而不能改变之,有离合器部分功能,换挡有冲击
液力变矩器:可以改变转矩,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实现无级变速,配合机械变速箱后,可在几个速度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组成液力机械变速箱。
b. 静液式:主要由液压部件组成(液体静压力能)
液压马达:空转,相当于空档;起步,小流量,液压高,驱动力高;加速,增加流量,液压降低,驱动力减小,车速增加;改变液体流动方向实现倒车。
(3)电力式
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
第十四章 离合器
第一节
1. 离合器的功用
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顺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靠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摩擦力矩传递扭矩;
在经常状态下,通过压紧弹簧将主动盘与从动盘压在一起;只有在需要脱离时,通过操纵系统压缩压紧弹簧,同时带动从动盘离开主动盘;
在离合器由分离状态向结合状态恢复过程中,适当控制离合器踏板的恢复速度,以避免冲击,并使传动系统工作平稳。
在传递的力矩大于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离合器打滑,起到避免过载、保护系统的作用;
3. 离合器的基本性能要求
分离彻底;结合柔和;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可能小,散热性能好。
4. 离合器类型
a. 按从动盘个数:
单盘离合器 双盘离合器
b. 按压紧弹簧类型
膜片弹簧离合器 螺旋弹簧离合器
c. 按压紧弹簧个数和分布
周布弹簧离合器 中央弹簧离合器
第二节 膜片弹簧离合器
1. 膜片弹簧:整体呈锥形,由分离指和碟簧两部分组成
2. 工作原理:
(1)离合器盖未安装到飞轮上时,两者有间距L,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不受力;
(2)离合器盖通过螺钉固定在飞轮上,两者靠近,钢丝支撑圈压膜片弹簧发生弹性变形,锥角变小,膜片弹簧外端对压盘产生压紧力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3)分离离合器,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指左移,膜片弹簧绕钢丝支撑圈转动,膜片弹簧外端右移,通过分离弹簧勾拉动压盘右移使离合器分离。
3. 优缺点
优点:(1)膜片弹簧离合器传递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特性曲线好;(2)操作轻便;(3)结构简单且紧凑;(4)高速稳定性好;(5)散热通风性好;(6)摩擦片寿命长;(7)从动片磨损后压紧力下降不大。
缺点:(1)膜片弹簧制造困难;(2)分离指部分刚度低,分离效率低;(3)分离指根部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或损坏;(4)分离指舌尖易磨损,难以恢复。
3. 结构形式
(1)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时,分离指内端受力朝向压盘,膜片锥顶向后,大端压在压盘上,对压盘施加力;
(2)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时,分离指内端受力离开压盘,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