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田纳西河开发讲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流————人类文明的摇篮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气候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水系——航运条件 有利: 不利: 二.流域早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产生后果的原因: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 流域开发的核心: 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 思考: 1.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 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几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5.教材图3.22 田纳西河流域电站的分布,据图分析: (1)在图中找出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的位置,并分析其特点。 (1)水电站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因为水电站要建设在落差大的河段。火电站和核电站需大量的生产用水和冷却水,故多分布在水库附近或水源充足的地区。核电站地区适应性强,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用电量大的中下游河谷平原上。 (2)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呢? (2)这是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要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可用水电代替供电。三类电站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 6、提高水质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四、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水利工程建设 启示: 1、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种植农作物; 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 3、发展林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流域可供开发的资源 (1)水 水能资源 与水量、落差有关。带动钢铁、机械制造、建材工业的发展,带动高耗电工业的发展 内河航运 与流量、流量变化、冰封情况、含沙量和经济发达程度有关。加强流域内外的联系、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 供水、水利、水产 水质和水量,生活、工农业用水 1.三峡电站装机容量,初步设计审定为1820万kW 2.三峡工程每年防洪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22亿至25亿元 3.减轻洪灾威胁,改善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4.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5.改善航运,增加新的旅游景区 珠江还是“黑江”? 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 A.经济发达 B.水土流失严重 C.农业发达 D.航运发达 答案:B 2.田纳西河两岸能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系统 答案:D 3.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修建水库 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 4.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 A.光化学污染 B.酸雨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解析:毁林扩耕、伐木烧炭、矿山开采都能破坏地表植被,而修建水库主要是在河流上进行,对植被破坏不大。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答案:3.B 4.B 6.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解析:选C。由图推知该地是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在小流域的沟谷打坝建库,目的是拦泥蓄水。 3.读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为资源破坏方面:________;生态环境恶化方面:________;灾害频繁方面:________。 (3)对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资源: 水资源 水能资源 水运资源 农业资源 淡水鱼资源 矿产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文化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也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 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四川盆地 宜昌 湖口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巫山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五级船闸 石龙 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源流,其中西江最长,为珠江的主干,长约2214千米。 西江主源为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至石龙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与郁江汇合后称浔江,至梧州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珠江流域图 流域面积约45.3万平方千米 石龙 梧州 上游 中游 下游 红水河规划10级开发,即天生桥一级(坝盘120万kW)、天生桥二级(坝索132万kW)、平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