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领域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职业的内涵和本质;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爱情的本质 案例一 英国航空公司所属波音747客机008,准备从伦敦飞往日本东京,因故障推迟20小时.为了不耽误乘客的行程, 英国航空公司及时帮助乘客换乘其他公司的飞机,当时有190名乘客接受了公司的安排,唯独有一名日本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换乘其他班机,坚决要乘008号班机.这样008号只好照旧到达东京后再飞回伦敦。航程达13000公里,6位机组人员和15名服务员的周到服务。这次飞行至少损失10万美元。好多人都说这个公司好傻,你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案例二 某厂规定女工产假只有45天,且每月只发80元生活费。该厂女工李某2004年3月25日生育一女后在家休息,5月7日接厂方通知要求李某回厂上班。但李某因身体恢复较慢,直到6底才回厂上班,厂方以李某违反厂规为由,扣发了李某的部分工资。你们认为这个工厂的做法合法吗?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就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范。它们广泛渗透于职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约束引导作用,同时也是保障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1、职业的内涵 2、职业的本质 3、职业道德和法律 4、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共同的特征 5、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1、职业的内涵 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从业者获得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2、职业的本质 它不仅仅具有工具的意义,而且还体现人的社会本质、实践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 3、职业道德和法律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 4、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共同的特征。 5、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自觉的行为),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强制的行为)。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 史继承性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应当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关键在于是否以“群众方便不方便”,“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因变更劳动合同产生的劳资争议 [案情简介] : 2004年10月8日,齐某通过招工考试被录用为某市友谊商场文具部营业员,双方当事人订立书面聘用合同,合同规定:“聘用期3年,其中试用期从2004年10月10日开始,试用期内工资为每月400元”。齐某上岗后,工作表现不错,受到周围营业员的一致称赞。2005年7月4日友谊商场又从社会公开招聘女营业员50名。7月7日,商场同时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聘了30名女营业员,齐某接到了商场人事部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当日下午,齐某到商场质问,人事部负责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