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站使用说明书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一 2
二 2
三 2
四 4
4.1汽轮机油系统用油标准 4
4.2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4
4.3汽轮机油系统执行的标准 4
4.4 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标准 4
五 4
5.1主油箱 5
5.3主油泵 5
5.4控制油泵 5
5.5交流启动油泵 6
5.6直流事故油泵 6
5.7交流电动齿轮油泵 7
5.8冷油器 7
5.9控制油双筒滤油器 7
5.10 润滑油双筒滤油器 8
5.11 储能器 8
5.12 可调式节流止回阀 8
5.13过压阀DN65 8
5.14过压阀DN100 8
5.15抽油烟机 9
六 9
6.1检查油站设备及油站系统连接 9
内部清洁 9
9
6.4检查结合面、密封面 9
6.5检查有无质量缺陷 10
七 10
7.1试运和油循环内容 10
7.2新机组安装结束前冲洗 10
八 13
8.1汽轮机油系统 13
8.2控制油系统设备联锁保护与整定 14
8.3润滑油系统设备联锁保护与整定 14
8.4汽轮机油系统的维护 15
8.5控制油泵的维护 15
8.6控制油双筒滤油器的维护 15
8.7润滑油双筒滤油器的维护 16
8.8 蓄能器的维护 16
8.9冷油器的维护 16
汽轮机油系统使用说明书
机型:C30-8.83/0.9//535
生产定货单:301-522-0124
简介
汽轮机油系统提供汽轮机的控制和润滑用油。控制油是供给汽轮机调节和保安系统的用油。润滑油是供给机组各轴承润滑的用油。
本公司汽轮机油系统采用控制油、润滑油分别由不同油泵供油方式。
控制油系统设备由电动控制油泵(2台,互为备用)、滤油器、蓄能器、内部管路、阀门、仪表及公共油箱等设备组成。两台电动控制油泵安装在整装式公共油站内。
汽轮机启动前,应启动电动控制油泵和电动启动油泵进行运油。在汽轮机启动、运行到停机的整个过程,控制油系统所需要的油由电动控制油泵供给,电动控制油泵出口的高压油经过双联滤油器过滤后向控制油回路供油。当电动控制油泵发生故障时,另一台电动控制油泵将自动投入。油泵的相互切换可能引起的油压波动,由布置在控制油油路上的蓄能器补偿,以保证控制油压稳定在允许范围内。本机组控制油压力要求为1.3 MPa。
另外,当汽轮机处于停机和盘车状态时,控制油回路不投入,只需保证润滑油回路正常工作,以保证汽轮机盘车设备和各轴承的润滑用油。
润滑油系统设备由主油泵、电动启动油泵、直流事故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及公共油箱等设备组成。设备均安装在整装式公共油站内。
交流启动油泵、主油泵和直流事故油泵在不同的阶段为润滑油系统提供润滑用油。汽轮机起动期间的润滑油由交流启动油泵提供。而主油泵为容积泵,安装在齿轮箱的低速轴端。当汽轮机接近额定转速时,主油泵出口油压力达到要求后,通过人工,关停交流启动油泵。主油泵出口的压力油经过冷油器冷却后,由可调式节流止回阀减压,再经过双联滤油器过滤后向润滑油回路供油。本机组润滑油压力要求为0.15MPa。
当润滑油系统出现故障,主油泵油压降低到限制值时,交流启动油泵将自动投入。当交流启动油泵仍无法控制油压下降时应采取紧急停机处理。
另设有直流事故油泵,以备厂用电中断而作事故紧急停机时向润滑油回路供油,以保证汽轮机安全停机期间的用油。
润滑油系统还设有低位油箱,单向阀卸油及漏油排至低位油箱。
控制油系统和润滑油系统两回路共用的公共油箱(主油箱),内部空间有三个可拆卸的滤网,把回油端与油泵吸油端隔开,使回油得以过滤,以防回油带回的固体颗粒物进入油泵。油箱侧面设油位计一个,可就地观测油箱油位。还设有油位测量装置,由传感器通过电流信号把油位传到控制室。油箱侧面最低处设DN25排污口两个,作清洁排污用。设DN150事故放油口一个,用于紧急放油。油箱顶面设补油口一个(最大插入管径DN50),油箱还配备抽油烟机。用来抽除油箱内产生的油烟及气体,使得油箱内产生微小的负压。
汽轮机油系统执行标准
4.1汽轮机油系统用油标准
汽轮机用油:L-TSA 46 汽轮机油(A级),GB11120-2011《涡轮机油》或ISO 8068-2006《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涡轮用石油润滑油》。
4.2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按GB7596-1987《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监督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3汽轮机油系统执行的标准
4.3.1 JB/T 6695-1993《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技术条件》
4.3.2 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4.3.3 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4.4 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标准
除执行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外,还执行GB10968-89《汽轮机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技术条件》标准。
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