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原理与应用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PLC原理与应用1 基础知识 §3.1 PLC基础知识 组成: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和编程器等 PLC工作原理 (1)初始化处理 (2)处理输入信号 (3)程序处理阶段 (4)输出处理阶段 只要PLC处于RUN状态,就反复地循环工作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单元 1.数字量的输入/输出(DI/DO)单元 所谓数字量,即开关信号,包括开关量输入(DI)与开关量输出(DO)。 (1)有源直流开关信号输入单元 2。无源继电器触点输出单元 当PLC外部输出某位为“1”时,其内部电路输出高电平,驱动相应PLC外部输出继电器线圈吸合,同时对应的输出指示灯发光。当继电器线圈吸合后,其常开触点闭合。 梯形图 梯形逻辑图 PLC梯形图 PLC梯形图特点 形象化的编程语言,梯形图左端母线是不接任何电源的,所以梯形图中没有任何物理电流流过。 梯形图语言中的这个电流是一概念电流,或称假想电流。分析时可认为左母线是电源的相线,右母线是中线,概念电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梯形图执行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每个梯级有一个或多个支路,并有一个输出元件构成,最右边的元件必须是输出元件。 S7-200 CPU外形 数字量输入/输出(DI/DO)继电器 在PLC的内部存储器中有一个用来存储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存储区,其每一位的状态与PLC的输入/输出状态相对应,称为数字量I/O状态表。I/O状态表上的输入部分,用于反映控制现场的输入信号,称为输入继电器或输入暂存器。同样I/O状态表上的输出部分,用于反映PLC输出端的状态,称为输出继电器或输出暂存器。 输入继电器 I 表示: I 特点:其状态由外部控制现场的信号驱动(由外部输入器件接入的信号),不受PLC程序的控制,编程时使用次数不限。 S7-200 CPU 224XP输入继电器共14点,其编号是:I0.0~I0.7;I1.0~I1.5 输出继电器 Q 表示:Q,PLC向外部负载传递控制信号 特点:受PLC程序的控制;每一个输出继电器的动合、动断触点在编程时都可以无限次的使用;一个输出继电器对应于输出单元的一个物理继电器或其他执行元件。 S7-200 CPU 224XP输出继电器共10点,其编号是:Q0.0~Q0.7;Q1.0~Q1.1 辅助继电器 M PLC内部有许多辅助继电器,它有若干对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 特点:通过PLC中其他继电器触点的接通来驱动,辅助继电器和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中间继电器的作用相似,仅供中间环节使用;辅助继电器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要驱动外部负载必须通过输出继电器才行。 对于S7-200来说,辅助继电器(位存储器)的编号是:M0.0~M31.7。 特殊辅助继电器 SM PLC内部还包含一些特殊辅助继电器,在S7-200中也称之为特殊存储位(SM),如 SM0.0 该位始终为1 SM0.1 首次扫描为1 定时器 T 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它能提供若干个动合、动断延时触点供用户编程使用,定时器的工作时间通过编程设定。S7-200定时器共256个,其中:1ms定时器为4个,10ms为16个,100ms为236个, S7-200 CPU提供了256个定时器,定时器分三种类型: ◆ TON(接通延时定时器):输入端通电后,定时器延时接通。 最长定时值 定时器使用一个字长的有符号整数对时基计数,最大值为32767。 最长定时值=时基(分辨率)×最大定时计数值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