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地下室顶板裂缝处理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
第二章 裂缝情况原因分析及结论 3
2.1 收缩裂缝 3
2.2干缩裂缝 3
2.3养护不足 4
第三章 施工方法 4
3.1压密注浆法 4
3.1.1材料选用 4
3.1.2施工工艺流程 5
3.1.3施工步骤 5
3.1.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
3.1.5注浆时应注意的问题: 6
3.1.6资料整理 7
第四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 8
4.1安全措施 8
4.2文明施工 8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海安县如意佳苑3期工程A区地下室车库 工程地点 海安县中坝路以西,曙光路以南,草坝路以东,江海路以北 基础形式
筏板基础结合加厚柱墩 主体结构 框架剪力墙 地下层数
1层 功 能 车库及设备用房 顶板厚度 350mm 混凝土 C35P6 顶板标高
-1.8m、-1.2m 后浇带形式 结构后浇带、温度后浇带 顶板防水形式 4.0厚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加4.0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基本情况:
地下室外墙及顶板模板拆除后,发现部分顶板及加腋部位出现裂缝并伴随局部渗水的现象,基本上为浅表性裂纹,部分为贯通裂缝。裂缝主要分布的位置在8#楼周边顶板和加腋部位,8#楼和16#楼 之间的车库顶板部位。
裂缝情况原因分析及结论
2.1 收缩裂缝
2.1.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梁板混凝土均为C35,本工程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为达到混凝土的可泵性,水灰比偏大且骨料粒径偏小。骨料粒径偏小,不利于制约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收缩裂缝。
2.1.2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内部混凝土的膨胀受到外部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2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是硬化前的新拌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失水会产生收缩,当收缩受到内部约束时将产生拉应力,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便会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构件的外露表面,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为表面性,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的平行线状或网状形式,宽度多在0.05 mm~0.2 mm之间的浅表性裂纹。
2.3养护不足
浇水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保湿不足。受到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和施工阶段室外气温较高的影响,水分散失过快,很难做到混凝土保湿养护,导致外墙混凝土处于时干时湿的状态,使表面的温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变形,形成裂缝。
结论:
经设计单位现场勘察,根据现场检查发现的裂缝,确定为无害裂缝。
施工方法
为保证车库顶板防水要求和结构渗水修复工作顺利,对板内裂缝以及加腋处裂缝进行水溶性聚氨酯灌浆进行封闭处理,对于与主楼交界面的施工缝引起的裂缝则采用切槽灌环氧树酯进行封闭。
3.1压密注浆法
3.1.1材料选用
1、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与丙酮化学分析醇(适用于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大于2米或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
2、速凝微膨胀水泥(适用于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小于2米或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
3、水泥基聚合物防水剂(在地下室顶板裂缝修补后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原卷材防水照常施工。
3.1.2施工工艺流程
将照明灯引入施工面寻打出裂缝部局并做好标记→在地下室架好通风设备→凿去缝表面的松动混凝土及杂物,并用水清洗干净缝口→每一定距离用冲击电钻钻孔深100mmΦ12mm孔→用12mm灌浆咀埋入孔中→再用电动压力机将水溶性聚氨酯,从灌浆嘴注入渗水裂缝内→注浆时缓慢进行→直至有浆料开始从裂缝渗出来为止→用速凝微膨胀水泥补平→检查清理。
3.1.3施工步骤
1、寻找裂缝: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待基面全部清理干净,表面稍干时,仔细寻找裂缝。
2、沿裂缝钻好孔,埋好灌浆咀。
3、灌浆咀埋设时应用工具紧固并保证咀头的橡胶部分及孔壁在未使用前干燥,否则在紧固时容易引起打滑。
进行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回灌引流管洞使之止水密实。
3.1.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寻找裂缝前,首先应对裂缝进行分析,并按裂缝宽度、长度的不同分别取蕊,以确定裂缝深度发展规律。如非贯穿裂缝且深度较浅,可以作表面处理。
2、寻找裂缝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如表面不易干燥,可以用喷灯烘干,用角磨机磨光周边,裂缝处因含有水份,立即可以发现,此办法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确保每一分区无遗漏。
3、裂缝修补:灌浆液应从每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当浆液从微孔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