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发布:2017-04-19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14 2016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2016 东城一模】 二、从下面两组题目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完成相应文言材料下的第7-10题。(共10分) 【第一组】 选段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段二 顺宗①即位,(子厚②)拜( )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 )出为刺史③,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 )自刻苦,务( )记览,为( )词章。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 )召至京师,又偕( )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 )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 )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④质( )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⑤,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 )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⑥下其法于他州,比( )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①指李诵,公元805年即位,在位不到一年。 ②柳宗元的字。 ③官名,唐代以州(郡)太守为刺史,比下文闲职“司马”官职高。 ④指子女。 ⑤音móu,指相等。 ⑥官名,指桂管经略史。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斗折蛇行 斗: ⑵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下: 8.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全石以为底”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以其境过清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D.皆以美于徐公 (《邹??讽齐王纳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⑵其俗以男女质钱 译文: 10.材料的参照对读,可以促进我们对人物深入了解。比如材料一结尾提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比照材料二,我们发现其原因不仅是小石潭本身的偏僻、幽静,而且也与 ⑴ 有关。材料二显示,子厚任永州司马期间,主要活动有 ⑵ 、 ⑶ (每空不超过4个字),材料一则是印证;当他任职柳州,情形就有了变化。(3分) 【第二组】 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嫱①,容貌虽不同,而( )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 )字亦然,虽形气不同,掠②须是掠,磔③须是磔,千变万化,此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纵其精神筋骨犹西施、毛嫱,而手足乖戾,终不为完人。杨朱④、墨翟⑤,贤辩过人,而卒( )不入圣域。尽得师法,律度备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乃涉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沈括《梦溪补笔谈》) ①音qiánɡ。 ②汉字书写的笔划,即长撇。③音zhé,指汉字书写的笔划,即捺。④战国时期思想家,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以物累。⑤即墨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此语得其一偏 偏: ⑵作字亦然 作: 8.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中的“而”用法一致的是 (1分) A.朝而往 (《醉翁亭记》) B.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 译文: ⑵贤辩过人,而卒不入圣域 译文: 10.为论述书法之道,本则材料中,作者首先指出 ⑴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书法要想达到“入神”的境界,需经历 ⑵ 、 ⑶ (每空不超过4个字)这两个阶段。(3分) 【2016 西城一模】 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