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章环境工程原理过滤讲解.ppt

发布:2017-02-11约7.97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二)运行过程中滤料床层 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滤层中截留的悬浮物量逐渐增多,滤层空隙率逐渐减少。 如果空隙率减少,则在阻力损失不变条件下,滤速将降低。 反之,如果滤速保持不变,阻力损失将增加。 等速过滤,任意过滤时间t时的滤料层的总阻力损失 (7.3.15)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了解悬浮物在滤料床层中的分布及累积过程。 过滤水头损失的时间变化 总水头损失/Ht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本节思考题 (1) 混合颗粒和颗粒床层有哪些主要的几何特性。 (2) 混合颗粒的平均粒径和颗粒床层的当量直径如何定义。 (3)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实际流速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空床流速是什么关系。 (4) 深层过滤的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 (5) 悬浮颗粒在床层中的运动包括哪些主要行为。 (6) 流体在深层过滤中的水头损失如何变化,主要存在哪些变化情况。 (7) 如何防止滤料表层的堵塞,为什么。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三、过滤常数的测定   (一)过滤常数K,qe的计算   对于恒压过滤,过滤积分方程改写为:   (二)压缩指数s的计算   在不同的过滤压差下做过滤实验求得相应的K,由上式可得s。 t/q q 2qe/K 斜率1/K (7.2.19) (7.2.20)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四、滤饼洗涤   在某些过滤操作中,为了去除或回收滤饼中残留的滤液或可溶性杂质,需要在过滤结束时,对滤饼进行洗涤。   洗涤过程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洗涤速度和洗涤时间。 洗涤速度 是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洗涤面积的洗涤液量:   洗涤液在滤饼层中的流动过程与过滤过程类似。洗涤速度与过滤终了时的滤饼层状态有关。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若洗涤压力与过滤终了时的操作压力相同,则洗涤速度与过滤终了时速度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 ?、?w——滤液、洗涤液的粘度,Pa·s; L、Lw——过滤终了时滤饼层厚度、洗涤时穿过的     滤饼层厚度,m 。 (7.2.21)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如果洗涤液走的路径和过滤终了时的路径完全相同,洗涤液粘度和滤液粘度亦相同,则:   设洗涤液用量为Vw,则洗涤时间为 (7.2.23) (7.2.24)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五、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一般以单位时间得到的滤液量 qV 表示。   (一)间歇式过滤机   间歇式过滤机的每一个操作循环包括:   假设在每个操作循环中过滤机的滤液量为V,则间歇式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为: tT 过滤tF 洗涤tW 卸料tD (7.2.26)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二)连续式过滤机   其定义与间歇式过滤机相同。但连续式过滤机在生产周期的任一时刻,过滤机不同部位同时进行着过滤、洗涤、卸饼和清洗等操作。 转筒真空过滤机的转数为n (r/s),即旋转一周的时间为1/n (s)。 起过滤作用的是浸没在液体 中的转筒表面,所对应的园 心角?与2?之比称为浸没度?。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浸没度等价于过滤时间在旋转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因此每个周期中有效的过滤时间为: 由式(7.2.13a)可求得每一周期可得的滤液量为: 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为: (7.2.29) (7.2.30) (m3/s) (7.2.31) * 第二节 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本节思考题 (1) 表面过滤的过滤阻力由哪些部分组成。 (2) 表面过滤的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 (3) 过滤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4) 哪些因素影响滤饼层比阻。 (5) 过滤介质的比当量滤液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 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 如何通过实验测定过滤常数、过滤介质的比当量滤液量和压缩指数。 (8) 洗涤过程和过滤过程有什么关系。 (9) 间歇式过滤机和连续式过滤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本节的主要内容 一、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 二、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 三、深层过滤的水力学 * 第三节 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深层过滤过程 利用过滤介质间空隙进行过滤。 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滤料的过滤操作中。 滤料内部空隙大于悬浮 颗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