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圆柱锂离子电池配组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版本 修 订 内 容 文件更改申请单NO: A0 新版发行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1.0目的
规范和指导进行锂离子电池配组。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和外购的锂离子电池。
3.0定义
3.1配组: 指电池需要2个或以上数量电池的并联或者串联;
3.2自耗电:指单个电池在储存前后的电压相差的数值;
3.3电压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电压之间的数值差;
3.4容量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容量之间的数值差;
3.5 内阻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内阻之间的数值差。
4.0配组方法和要求
4.1 配组前容量测试:以CC/CV方式(具体电流可根据测试柜电流范围进行设定)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以1C或0.5C电流放电至电池所要求终止电压,记录每个电池容量。
4.2 充电要求:以0.5C或者1C的电流(具体电流可根据测试柜电流范围进行设定)对电池进行充电,标称电压为3.6V体系的电池充电到3.85V,标称电压为3.2V体系的电池充电到3.3V,然后恒压充电直到电流降至0.01C时结束充电。
4.3 老化储存测电压降和内阻变化:将充电后的电池常温静置超过6-8小时,用万用表(或内阻测试仪)测试电压(精确到0.001V)、内阻,记录测试时间,将电池在常温下储存7天或者12天(具体老化时间可根据客户要求的出货交期决定),准时取出依序进行电压、内阻的测试,获得自耗电和内阻变化数据。
4.4 配组要求:
(1) 18#3.6V体系倍率型号电池配组要求
自耗电 内阻变化 容量差 电压差 内阻差 单电池1.5mV/天
分选之后电池按5mv一个等级分类,见下表 20%
(10内阻15mΩ) ≤1.5% 10mV ±15%
(10内阻15mΩ)=2mΩ 10%
(15内阻20mΩ) ±10%
(15内阻20mΩ)= 2mΩ
分选后电池电压分类 3.830
以下 3.831
┆
3.835V 3.836
┆
3.840V 3.841
┆
3.845V 3.846
┆
3.850V 3.851
┆
3.855V 3.856
┆
3.860V 3.861
┆
3.865V 3.866
┆
3.870V 常温存储7天后电压分类
PACK接受标准
低电压 3.825
┆
3.835V 3.831
┆
3.840V 3.836
┆
3.845V 3.841
┆
3.850V 3.846
┆
3.855V 3.851
┆
3.860V 3.856
┆
3.865V 3.860
┆
3.870V 备注:电压在同一档次,贮存7天后降2个档次的可配组,如同一档次内没有电池配组可向临进档次贮存7天后降2个档次配组(电压差必须在10mV内);电压在同一档次,贮存7天后降1个档次的可配组,如同一档次内没有电池配组可向临进档次配组(电压差必须在10mV内)
2) 18#3.6V体系容量型号电池配组要求
自耗电 内阻变化 容量差 电压差 内阻差 单电池1mV/天
分选之后电池按5mv一个等级分类,见下表 10%
(40内阻60mΩ) ≤1.5% 5mV ±10%
(40内阻60mΩ) =5mΩ 8%
(60内阻85mΩ) ±8%
(60内阻85mΩ) =5mΩ
分选后电池电压分类 3.830
以下 3.831
┆
3.835V 3.836
┆
3.840V 3.841
┆
3.845V 3.846
┆
3.850V 3.851
┆
3.855V 3.856
┆
3.860V 3.861
┆
3.865V 3.866
┆
3.870V 常温存储7天后电压分类
PACK接受标准
低电压 3.825
┆
3.835V 3.831
┆
3.840V 3.836
┆
3.845V 3.841
┆
3.850V 3.846
┆
3.855V 3.851
┆
3.860V 3.856
┆
3.865V 3.860
┆
3.870V 备注:电压在同一档次,贮存7天后降2个档次的可配组,如同一档次内没有电池配组可向临进档次贮存7天后降2个档次配组(电压差必须在5mA内);电压在同一档次,贮存7天后降1个档次的可配组,如同一档次内没有电池配组可向临进档次配组(电压差必须在5mV内)
(3) 18#3.2V体系电池配组要求
自耗电 内阻变化 容量差 电压差 内阻差 单电池1.5mV/天
分选之后电池按5mv一个等级分类,见下表 20%
(10内阻20mΩ) ≤1.5% 10mV ±15%
(10内阻20mΩ) =3mΩ 10%
(20内阻30mΩ) ±10%
(内阻20mΩ-30 mΩ) =3mΩ
分选后电池电压分类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