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ppt

发布:2017-02-05约3.6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珠江“水雷”现场实录 怎么处理漂浮江面的桶装金属钠,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首先,处在水中的铁桶,随时可能因为泄漏而爆炸,其次,即使是安全地将桶捞上来,由于空气中有水蒸气,金属钠遇到后仍然可能发生爆炸。 后来消防队员找来一个竹制的箩筐,在上面固定好缆绳,用来打捞铁桶。又找来一个较大的白色塑料桶,准备将打捞上来的铁桶放在里面,再用煤油浸泡,因为金属钠在煤油里是不会燃烧的。 1、在实验室里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需用到的仪器有(  ) ①镊子 ②小刀 ③滤纸 ④研钵 ⑤烧杯 ⑥坩埚 ⑦石棉网 ⑧玻璃片 ⑨药匙 ⑩燃烧匙 A、①②⑤⑦⑨    B、①②③⑤⑧ C、②④⑥⑧⑩    D、③④⑤⑦⑧ 2、将一小块钠投入5mL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的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B C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可能观察到怎样的现象(Na与苯不发生反应)? 水中芭蕾 钠块在水与苯层中上下跳动。 教师展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此三点注意事项将在后面让学生思考 1.阅读教材中的P9“观察.思考”,并提示学生在后面的试验中注意观察,填写“观察记录” 〖过渡〗通过同学们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强调安全问题 通过珠江“水雷”引出本节内容,采取探究模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并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水雷”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性质决定用途 含义: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 钠与硫反应 有超链接 看时间,充裕可以讲解 回归“水雷”,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填写“观察记录” 2001年7月7日早上10时多,广州市珠江河段惊现神秘“水雷”。江面上六个金属钠的铁皮桶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一位妇女惊讶地说。随后,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10米高,还有许多白烟飘到了旁边的正大公司里面。 神秘“水雷”惊现珠江 正大公司的一名保安说,飘进公司的白烟内还有许多没有燃烧的残渣,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会突然着火,为了防止引起火灾,公司的人只好在烟尘降落的地域喷了许多水,以便引燃这些仍然没有燃烧的东西。“平常我们都是用水灭火,今天却要用水引火。”一位保安笑着说。 如何学好化学呢? 课堂听课、做笔记 课后作业(书写和解题步骤的规范性) 保存资料(学案、练习、考试题) 加强记忆 学会巧记 巧练  重视化学实验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课时(共四课时) ——金属钠性质的探究 --利用溴化银(AgBr)的感光性 --利用叠氮化钠(NaN3 )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快速分解产生大量氮气的性质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物质 研究它们性质的主要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金属的通性 酸的通性 观察法 分类法 实验法 比较法 初中化学中,你认识了哪些主要物质?用到哪些研究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 1、观察法: 明确观察目的 在实验中用感官或仪器观察 分析、思考和综合 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1、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 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 我要观察什么? 2、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严禁用手触摸钠 !! 严禁直接在桌面上切割!! 严禁比黄豆粒大 !! 严禁任意丢弃 !! 正确观察现象 ,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我观察到了什么?马上记下来! 观察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密度 熔点 硬度 颜色 状态 固态 银白色金属光泽 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 ρ钠ρ煤油 ? 把一小块钠 投入滴有酚 酞的水中。 现象: 钠浮在水面(浮) 熔成闪亮的小球(熔) 小球四处游动(游) 发生嘶嘶的响声(响) 溶液变成红色(红) 密度比水小ρ钠ρ水 反应放热,钠熔点低 有可溶性碱生成 解释: 2Na+2H2O=2NaOH+H2↑ (钠是活泼金属) 推测: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与水反应 我知道了什么? 思考与结论 反应剧烈、生成气体 [分析·思考] 我想到了什么? 思考1:为什么“严禁比黄豆粒大”? 思考2:为什么“严禁用手触摸钠”? 思考3:为什么钠表面煤油要用滤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