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井通风与安全1到7章(上)研讨.ppt

发布:2017-03-23约4.97万字共4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5.1 增阻调节法 增阻调节法:以并联网路中阻力大的风路的阻力值为基础,在各阻力较小的风路中增加局部阻力(安装调节风门、窗),使各条风路的阻力达到平衡,以保证各风路的风量按需供给。 1.增阻调节的计算 有一并联风网,其中R1=0.8N·s2/m8 ,R2=1.2N·s2/m8。若总风量Q=30m3/s,则该并联风网中自然分配的风量分别为: 则 Q2=Q-Q1=30-16.5=13.5m3/s 如按生产要求,1分支的风量应为Q’1=5m3/s,2分支的风量应为Q’2=25m3/s,显然自然分配的风量不符合要求,按上述风量要求,两分支的阻力分别为: 为保证按需供风,必须使两分支的风压平衡。为此,需在1分支的回风段设置一调节风门,使它产生一局部阻力hev=h2-h1==730Pa。 调节风门的形式如右图所示,在风门或风墙的上部开一个面积可调的矩形窗口,通过改变调节风门的开口面积来改变调节风门对风流所产生的阻力hw,使hw=hev=730Pa。 用下式计算调节风门的面积: 或 式中,Rw—调节风门的风阻,Rw=hw/Q2,N·s2/m8 。 上式的由来是:hw主要是由于风流通过调节风门时,风流收缩到最小断面S2以后,又突然扩大到巷道断面S所造成的冲击损失。 根据水力学理论,这项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v2—风流通过调节风门后在最小收缩断面处的平均风速m/s; v—巷道内的平均风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3。 根据实验,风流通过调节风门时的速度变化具有以下比例关系: 式中 v1-风流在调节风门处的平均风速,m/s。 设通过调节风门和巷道的风量为Q,巷道断面积为S,则上式变为: 取ρ=1.2kg/m3,得: 化简上式得: 在上例中,若1分支设置调节风门处的巷道断面S1=4m2,则算出调节风门的面积为: 即在1分支设置一个面积为0.23m2的调节风门就能保证1和2分支都得到所需要的风量5和25m3/s。  2.增阻调节的分析  1) 增阻调节使风网总风阻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不到风量调节的预期效果。  如右图所示,已知主要通风机风压曲线I和两分支的风阻曲线R1、R2,并联风网的总风阻曲线R。R与I交点a即为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点,自a作垂线和横坐标相交,得出矿井总风量Q。从a作水平线和R1、R2交于b、c两点,由这两点作垂线分别得两风路的风量Q1和Q2。   如在1风路中安设一风阻为Rw的调节风门,则该风路的总风阻为R1’=R1+Rw。在图上绘出R1’曲线,并绘出R1’和R2并联的风阻曲线R’。由R’与I的交点a’得出调节后的矿井总风量Q’。由a’作水平线交R1’和R2于b’和c’,自这两点得出风量分别为Q1’和Q2’。 当风机性能不变时,由于矿井总风阻增加,使总风量减少,其减少值为△Q=Q-Q,安装调节风门的分支中风量也减少,其减少值为△Q1=Q1-Q1;另一分支风量增加,其增加值为△Q2=Q2-Q2。显然减少的多,增加的少,其差值就等于总风量的减少值,即△Q=△Q1-△Q2。  2) 总风量的减少值与主要通风机性能曲线的陡缓有关。  如右图所示,I为轴流式通风机的风压曲线,Ⅱ为离心式通风机的风压曲线。R、R’为调节前后的风阻曲线,与I、Ⅱ分别交于a、b和a’、b’;从而得出总风量的减少值△Q和△Q’。从图中看出,△Q’△Q,表明扇风机的风压曲线愈陡,总风量的减少值愈小,反之则愈大。  3) 增阻调节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这范围可能达不到调节的目的。 在上页图中,若主要通风机性能曲线不变,且取 R1=0.59N·s2/m8,R2=1.64N·s2/m8 。 当不断改变调节风门风阻Rw时,可以得到并联风路中各分支对应的风量及其变化,如右图。 3.使用增阻调节法的注意事项 1) 调节风门应尽量安设在回风巷道中,以免妨碍运输。当非安设在运输巷道不可时,则可采取多段调节,即用若干个面积较大的调节风门来代替一个面积较小的调节风门。  2) 在复杂的风网中,要注意调节风门位置的选择,防止重复设置,避免增大风压和电耗。 4.增阻调节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优点:简便易行,是采区内巷道间的主要调节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