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与东方形态选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与东方形态
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与东方形态
中华绘画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
性绘画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
形成了人
物
、
山水
、
花鸟
、
动物等独立的画科
。
按描绘内容可分为宗教画
、
风俗画
、
历史画
等类
;
从形式上有壁画
、
装饰画
、
年画
、
版画
、
屏障
、
卷轴
、
册页等
,
加以特有的装裱工艺和题
跋
;
就风格类型而言
,
则有工巧整丽的院体画和
水墨写意的文人画
,
并由画风和画法的不同形
成不同的画派
。
中国画家所用的工具材料为中
国特制的笔
、
墨
、
砚
、
纸和绢
,
因此十分讲究用
笔与用墨
,
有工笔
、
写意
、
勾勒
、
没骨
、
设色
、
水
墨等技法形式
,
以勾皴点染
、
干湿浓淡
、
阴阳向
背
、
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
,
来描绘物象与
经营构图
。
一、古代绘画与书法
一、古代绘画与书法
[
[
清
清
]
]
金廷标《白描罗汉图
金廷标《白描罗汉图》
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都是靠线条的变
化表现不同的风采和神韵的
。
书法线条实际上是有律可循的
。
一是表
现出时代的精神
。
殷周两代紧相承接
,
而金
文
特点各有不同
:
殷金文首尾露芒显锋而更
近甲骨
,
直线多圆角少
,
而周中期的
毛公鼎
铭文
、
散氏盘铭文
,
其共同风格已是圆浑沉
雄
。
二是表现出审美理想的发展变化
。
初唐
书法
,
轻盈华美
、
精神洒脱
,
与盛唐迥异
;
即使同属盛唐的狂草和颜体面貌也迥然
中国传统书法
中国传统书法
相异
,
狂草反映的是上升阶段的世俗士
人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意欲冲决和突
破旧有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而颜体
则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毛公鼎(上)
毛公鼎(上)
散氏盘(下)
散氏盘(下)
中国传统书法
中国传统书法
怀素《食鱼帖》
柳公权《蒙诏帖》
张旭《书李白诗》
颜真卿《争座帖》
中国书法同其他艺术一样
,
贵在传神
,
思绪的波动
,
感情的扬厉
,
尽在
字里行间反映出来
。
中国有
“
文如其人
”
的说法
,
优秀书法不仅能反映作品的
思想感情
,
而且能体现作者的道德品质
,
书法评论也常以书家人品为论
。
宋
代杨凝式性情刚直
,
苦于当时政治的险恶
,
便称病装疯
,
其
《
神仙起居法
》
使人感触到笔墨之外还有出离现实的深刻悲哀
;
而被赞为
“
篆籀分隶真行草
书无不冠绝古今
”
的赵孟頫
,
是宋宗室而出仕元朝
,
后世颇受非议,如明末
清初书画家傅山就视他为
“
匪人
”
,
说他的字
“
残俗
”
。
中国传统书法
中国传统书法
赵孟頫《洛神赋帖》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赵孟頫《归去来兮辞帖》
1
1
.高度综合性
.高度综合性
以唱做念打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
形式
,
全面运用歌舞说唱等艺术手段
,
并
兼容了诗词
、
小说
、
武术
、
杂技
、
音乐
、
绘
画
、
雕塑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
,
充
分发挥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长处
,
充
分发挥了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
形
成了别具特色的表演体系
,
从而产生了十
分强烈的审美效果,
构成中国戏曲独特的
艺术魅力,
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
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2
2
.虚拟性
.虚拟性
利用舞台的假定性
,
以夸张变形表现生活
,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
创
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
以对生活作出广泛而形象的概括
。
传统戏曲以抒情写
意为特征
,
在同一个舞台场景中
,
借助于演员写意性的虚拟动作表演
,
戏曲
故事情节或人物可以从一个环境迅速转人另一个环境
。
盛华仿绘宋元脸谱
盛华仿绘宋元脸谱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
呼延赞
呼延赞
杨延德
杨延德
余洪
余洪
李朝多媒体工作室制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