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案全解.doc

发布:2017-01-23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2 元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元素 【导入新课】我们学过的有关元素的知识: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100多种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什么叫做元素呢? 下面介绍几种原子: 总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氧元素 氧原子 8 8 氧原子 8 9 氧原子 8 10 总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碳元素 碳原子 6 6 碳原子 6 7 碳原子 6 8 碳元素和氧元素本质区别是什么?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呢?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概念解析】不同元素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如以下问题: 1.水分子中含有 原子;2.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原子; 水是由 组成。 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 3.氧气分子中含有 原子;氧气是由 组成。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 原子 【推论】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为核电荷数不同,但中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展示下列四项内容图片)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碳、氢、氮;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氧、氢、氯、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氮、氧。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里的氟、钙、碘、铁指的都是元素。 【讨论】在发生化学反应S + O2 点燃 SO2 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3、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 1.有的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纯净物由原子构成。 2.纯净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堂练习】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 加以改正: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3、你知道加碘食盐中“碘”指的是什么吗? 4.二氧化碳是由 和 组成的,共有 种元素; 5.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共有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 个原子。 6.过氧化氢(H2O2)是由 和 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和2个氧 。 【知识回顾】1.什么叫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