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17-04-19约8.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8 哈佛北大精英创立 2016年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 《过零丁洋》 ) 3、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 4、困于心, ,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5、日星隐耀, 。 ( 《岳阳楼记》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意为 。(2分) 7、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本文的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只是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C.“后遂无问津者”表明世人普遍怀疑桃花源的真实性。 D.“寻病终”意在呈现探寻桃花源之人的惨淡结局。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陶侃逸事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常语人曰:“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②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③,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④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①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②籍:登记后收藏。 ③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④桓温:东晋将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及桓温伐蜀( ) (2)于是以屑布地(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B.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C.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D.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13、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将陶侃逸事概括为,籍木屑以布雪地和 (仿造前一个概括填写),由此体现出陶侃为人的特点是 。(5分)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①通常认为狮子、老虎、鲨鱼这些食物链顶端生物没有天敌,实际上它们都斗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