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生理学复习精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继发性主动转运:利用细胞代谢所产生的ATP供能而建立的钠浓度梯度的势能储备,用于其它物质逆浓度差的转运,这种间接消耗ATP能量而实现的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安静状态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静息心指数:在安静和空腹条件下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称为静息心指数,正常值约为3.0~3.5L/(min·m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射血分数。正常成人为55%~65%。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为血氧饱和度(简称氧饱和度),其公式=(氧含量/氧容量)×100%。用力呼气量:用力深吸气后进行尽可能快速而用力呼气,在头几秒内所呼出气体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也称为时间肺活量。正常成人第一秒末83%,第二秒末96%,第三秒末99%。骨骼肌的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胆碱能纤维:凡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激素的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如糖皮质激素升高血压的作用。应激反应:机体遭受各种不同有害刺激时,血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等激素浓度明显增加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现象;
何谓动脉血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大动脉壁的弹性改变(降低或增大),对脉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产生的侧压。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值等。如果大动脉壁的弹性降低,其脉压值增大。这是因为血管的弹性贮器作用降低或缓冲血压的作用下降,致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的结果。反之,脉压则减小。
血浆蛋白明显减少,为什么容易造成局部组织水肿?
组织液生成的驱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有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生成组织液;当有效滤过压为负值时,则有组织液被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生成的组织液约90%被静脉端毛细血管重吸收入血,余10%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生成,又不断被重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如果机体血浆蛋白含量减少,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其有效滤过压数值增大,其组织液生成量增加,重吸收量相对减少,使组织液生成量多于回流量时,破坏平衡,致使部分液体积聚在组织间歇形成水肿。
何谓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哪两种类型?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分为腱反射与肌紧张两种类型。
内容腱反射肌紧张产生原因快速牵拉肌腱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腱反射突触数目单突触多突触肌肉收缩形式快速缩短轮流交替连续收缩生理意义与动作完成有关与姿势反射有关简要说明体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整体条件下各自活动调节特点和意义。
交感神经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对各个器官都起作用,因而它的活动可看作为整体的调节反应。其特点具有调动机体各种有利因素来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表现出一系列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亢进的现象,其意义是一种规律性的使机体的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得到加强的表现。
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效应相对范围较小,并常伴有胰岛素的释放,其作用特点:促进机体的调整和恢复、促进消化和吸收、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保证机体安静时基本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平时,交感与副交感对某一脏器共同调节,使之处于动态平衡,以适应整体代谢的需要。
被动运转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单纯扩散如体内CO2和O2的跨膜扩散过程。易化扩散如神经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的钠内流和复极化的钾外流过程等。
终板电位是如何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膜外Ca2+ 内流→触发囊泡移动与前膜融合破裂→囊泡内ACh释放→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化学门控通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对Na+、K+通透性同时增加(但Na+内流 K+外流)→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
血液中PCO2轻度增加,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如何?动脉血P CO2升高(在一定范围内轻度增加,一般低于7%),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压抑和麻醉效应。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血液中的CO2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转变提高脑脊液H+的浓度),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这两种途径中,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主要作用。
造成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哪些?有何意义?
当血液中PCO2↑、pH值↓?或[H+]↑、温度(体温)↑ 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 时,氧离曲线右移(正常条件下的氧离曲线向其右下方移动),右移的发生并非上述4个因素必须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