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公路工程施工图的识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桥梁隧道涵洞等构造物识读参阅有关图例 (6)地形、地物的判读。 纵断面图反映了道路中线原地面的起伏状况以及路线设计线的纵坡情况。路线平面图和纵断面图结合起来即可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 纵断面图包括高程标尺、 图样和测设数据表三部分内容。按规定图样应绘在图幅上方, 测设数据表位于图样的下方, 高程标尺应布置在测设数据表上方左侧(如图)。 2. 路线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 (1)里程桩号:里程桩号栏系按图示比例标有里程桩位、百米桩位、变坡点桩位、平曲线和竖曲线各要素桩位以及各桩位之间插入的整数桩位;一般施工图设计纵断面图中插入整数桩位后相邻桩的间距不大于20m。 (2)高程标尺 :根据设计线和标尺, 用三角板直角边靠于标尺, 另一直角边上紧靠竖曲线上要读的各点, 再看标尺上的读数, 即可知道该点的高程。高程有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5)设计坡度线:坡度、坡长栏中之值系纵坡设计(拉坡)的最终结果值,在纵坡设计中通常将变坡点设置在直线段的整桩号上,故坡长一般为整数。 纵坡度表示均匀坡路段坡度的大小, 它是以上升高度h与水平距离L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的, 即i=h/L(%)(上坡取正, 下坡取负)。把设计坡度线上的一个直线段称作一个坡度段, 每个坡度段的坡长是该段的终止桩号与起始桩号的差值, 即该段设计线的水平投影长度。 (6)平曲线。平曲线栏中示出的是平曲线设置情况,沿路线前进方向想左或向右的台阶垂直短线仅次于曲线起点和终点,并用文字示出了该曲线的交点编号、平曲线半径、曲线长。 (7)竖曲线。在纵断面图上用两端带竖直断线的水平线表示竖曲线,竖直短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表示凸竖曲线,竖直短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表示凹竖曲线,竖直短线分别要与竖曲线起点和终点对齐,并标出竖曲线半径、切线长、外距,在工程量计算中会涉及竖曲线的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地面高程。 (8)土壤地质概况。图幅下方土壤地质概况栏中示出道路沿线的土壤地质概况 。 (9)沿线构造物:当路线上设有桥涵、通道、立体交叉等人工构造物时, 应在其相应设计里程和高程处, 按图例绘制并注明构造物名称、种类、大小和中心里程桩号。 (10)长、短链:在图中相应桩点标出长短链数据。 路线横断面是道路中线上各点法向断面(过该点与中线垂直的断面), 它由横断面设计线(横断面上沿路面的轮廓线)、地面线(横向截平面与该点处自然地面的交线)和边坡线组成。 3. 路线横断面图 在路线设计时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图绘出, 这种图称为路线标准横断面, 其作用是表达路线与地形, 路线各组成部分用地范围, 以及与其他构造物的横向布置关系, 还可用于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作为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的依据 (1)公路路线横断面组成图式 在横断面上应表达车行道、路缘带、硬路肩、土路肩和中央分隔带等路线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和横向布置关系。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范围内进行。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等型式。 (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图式 (3)路面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以上车行道范围内用各种不同材料分层铺筑而成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典型的路面结构形式一般由面层、 基层与垫层组成, 自上至下排列(图a)。当路面结构类型单一时, 可直接在标准横断面图上用竖直引出线(细实线)标注材料层次及厚度(图b); 当路面结构类型较多时, 可按各路段不同的结构类型分别绘制路面结构图, 并标注材料图例(或名称)及厚度(图c)。 道路与道路(或铁道)相交的部位称为道路交叉口,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 1.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平面交叉是指各相交道路中线在同一高程相交的道口。 常见的平面交叉口形式 二、道路交叉图的识读 2.立体交叉口的形式 立体交叉是指交叉道路在不同高程相交的道口。 根据立体交叉结构物形式不同可分为: 隧道式和跨线桥式两种基本形式。跨线桥有下穿式和上跨式两种。 跨线桥两种基本形式 根据相交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能互相转换, 立体交叉又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种。 分离式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 3.立体交叉工程图 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图主要有: 平面图(略) 、线位图、纵断面图(略)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略)、效果图(略)及竖向设计图等。 (1) 线位图(线形布置图) 干道和匝道的设计路线均用中线(或粗线)绘制, 用加文字的箭头指明交通流向。并将M-M干道和A-A、B-B、C-C等匝道的起点、终点、里程桩号、控制点位置(ZH、HY、YH、HZ等)、圆曲线半径(R)和回旋线参数(A)标注在图上, 用坐标表将干道和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