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 浅析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得到了日益改善,而传统的铁路运输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交通方式的需求。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其自身的优势如速度快、污染轻、全天候、效益高、舒适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其涉及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文章主要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与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的对比,并且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的高速铁路进行了各方面的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最后展望我国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 影响 问题 建议 未来前景
1.高速铁路的发展
1.1什么是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 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1]。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其自身的优势如速度快、污染轻、全天候、效益高、舒适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与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相比,它更适应当前社会的潮流,更能满足人民对交通方式的需求。因此各国加快了发展高速铁路的步伐。
1.2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
在1964年,伴随日本新干线的正式启用,掀开了高速铁路发展的新时期。同时法国的高速铁路也随之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了本国高速铁路的新发展,同时对欧洲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带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交通方式上的技术革新。
与此同时,德国的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8年他们电力牵引的行车试验速度突破400公里/时大关,达到406.9公里/时[2]。在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日本曾声言:21世纪是新干线的时代。目前,高速铁路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逐渐成熟,高速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3]。
总而言之,俯瞰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高铁作为新时代的交通运输工具,伴随其相关设施的逐渐完善,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
1.3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2004年,国务院召开两次关于铁路的重要会议,会上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纲要》
(1)在列车的运行速度上,高铁是目前陆地上运行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最高时速可到350-400公里/时,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运行效率,节省了外出时间,为乘客提供了便利。
如:从上海—北京,在正常天气下搭乘飞机需要五六个小时左右,而乘坐高铁直达列车时间可与飞机相当;以南京-上海为例,若以83公里/时的速度搭乘汽车需要3.3小时,而乘坐高铁仅需1.15小时左右。
(2)在交通的运输方面上,一辆列车可以运送超过1000多的旅客,承载量较大;并且列车每隔3分钟发出一辆,相比于普通列车,它的运量非常强大。
如:若每列车乘坐800人,平均每年单程运送可达0.82亿人;若采用双联列车或改用双层客车,运客量可达1.65亿人。
(3)在天气状况的适应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可以说基本上不容易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状况的影响,进而充分保证了铁路的运营效率。
(4)高铁舒适方便,列车内布置整洁,设施齐全,座位宽敞舒适,且运行平稳,减震隔音效果也非常显著,可以保证乘客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享受一个愉快的旅行;同时在其运行中,效仿了“公交化”的模式,进而实现乘客可以随到随走的意愿。据调查,高速铁路一般每四分钟就发出一辆列车,旅客基本上不需要候车,充分节省了时间。
(5)在交通工具的环保节能上,首先,作为绿色交通工具的代表,它以电力牵引为动力,不耗费石油等宝贵的燃料,可以利用多种新能源。其次,能源消耗低,对铁路沿线的污染相对较少,整体来说,高速铁路非常适应目前各国倡导的节能减排的号召。
如:据统计,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是1,大客车是2,小轿车是5,飞机是7。由此可见,相对于其它的交通运输工具,高铁的能耗最低。
基于此,高铁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代表了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我国科技实力的标志,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针对高铁修建是否经济可行等问题各国进行了激烈的探讨,,TGV等国外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中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围绕其有利方面进行阐述(以京沪高铁为例)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沪 高铁的线路覆盖面积相对较广,连接了北京—天津—山东—南京—上海等省,其中沿线经过很多省会城市以及人口相对较多的大中城市,给铁路沿线地区带来了便利。下面,我们结合实地情况,具体总结一下我国高铁给沿线区域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3.1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京沪高铁线路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