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数字电视概述 第1节 数字电视概念 数字电视: 一个从节目摄制、制作、编辑、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等全过程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 第2节 数字电视的分类 第3节 数字电视的优点 大大提高图象质量,抗干扰能力大。 彩色逼真,无非线性和相位失真。 高质量的音效。 改善节目的保存质量和复制质量。 增加节目频道,减少传输成本。 具有交互性。 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免费基本数字电视业务 按频道、按次付费数字电视业务 VOD视频点播业务 增强电视节目 数据广播业务 数字音乐广播 游戏、远程教育 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 模拟电视制式的缺陷 第四节 数字电视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为个别电视设备的数字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全功能数字电视演播室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数字视频广播阶段。 1.美国的ATSC 1988年9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了新一代数字电视必须与现有NTSC接收机相兼容,并不能打乱现有的电视频道划分。 1996年12月,FCC通过了美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称之为ATSC(Advang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 ATSC标准规定了一个在6MHz带宽内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的系统,系统能提供的分辨率是常规电视的五倍。 2.欧洲的DVB 1993年,欧洲各国的许多广播电视组织和厂家共同确立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即数字视频广播项目。 3.日本的ISDB-T 日本于1999年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为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T,又称为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标准。 4.数字电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进程首先从卫星和有线电视切入。 2003年开播10套以上付费影视频道和若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发展数字机顶盒用户100万; 2004年底推出30个左右的付费影视频道、多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以及多种增值业务,初步建立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 到2005年卫星传输全部实现数字化,有线电视网及省级以上电视台基本实现数字化; 2010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卫星、有线传输实现数字化,地面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接收机得到普及,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将普及数字电视并逐步推广至中西部; 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全面实现数字化。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采用DVB-S;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初步确定为DVB-C; 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标准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现有4个方案,分别是高清晰度电视(HDTV)研究开发总体组开发的ADTB-T(高级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 DTYB系统(数字地面广播系统); 广播科学院1998年提出的QAM方案; 清华大学1999年研制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协议DMB-T方案等。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框图 (1) 数字演播室系统。 (2) 视、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部分。 (3) 系统业务复用部分。 (4) 信道编码部分。 (5) 调制传输部分。 * 数字电视原理 1、标准清晰度 SDTV 400\500线 MPEG-2标准 LDTV(低)300线 MPEG-1标准 2、高清晰度电视 HDTV 800线 高清晰度电视 CCIR(ITU-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将HDTV描述为:在图像高度的大约3倍距离处看图像细节时,能具有观看原始景物的感觉。 ?? 高清晰度电视有两种扫描格式:1125/60和1250/50,图像有效象素为1920×1080。 宽高比:16:9 采用复合信号传输 采用窄带传送色度信号 采用隔行扫描 选用的行场频率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