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第9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股利理论与政策 利润分配程序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 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到注册资本的50%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股东分配股利 1、现金股利 2、财产股利 3、负债股利 4、股票股利 1、宣布日 2、股权登记日 3、除息日 4、股利发放日(P350) 假设条件: 1、假设存在完全资本市场 (1)没有妨碍潜在的资本供应者和使用者进入市场的障碍 (2)有完全的竞争,市场有足够多的参与者,并且每个参与者都没有能力影响证券价格 (3)金融资产无限可分 (4)没有交易成本和破产成本 (5)没有信息成本,信息是对称的 假设条件: (6)没有不对称税负,股票的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没有所得税上的差异 (7)交易中没有政府或其他限制,证劵可以自由地交易 2、假设公司的投资决策不受股利政策影响,无论内部筹资还是外部筹资,都不会改变公司的经营风险 股利无关论认为: 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1、“一鸟在手”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未来的经营活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会认为现在获得股利的风险低于将来获得资本利得的风险,投资者更加偏好于现金股利 公司支付较少的现金股利会增加投资的风险,股东要求报酬率会提高,从而导致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下降 一般而言,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所得税税率(P357图) 由于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税率都高于资本利得税的税率,投资者更偏爱低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实行较低的股利支付率政策可以为股东带来税收利益,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P358表) 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此情况下,股利政策包含了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投资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来判断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如果公司提高股利支付水平,等于传递利好消息,会引起股价上涨 该理论认为,公司分派现金股利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1、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3、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1、股利分配的形式 2、股利支付率的确定 3、每股股利的确定 4、股利分配的时间,即何时分配和多长时间分配一次 一、法律因素 1、资本保全的约束 2、企业积累的约束 3、企业利润的约束 4、偿债能力的约束 二、债务契约因素 三、公司自身因素 1、现金流量 2、筹资能力 3、投资机会 4、资本成本 5、盈利状况 6、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P365) 四、股东因素 1、追求稳定的收入 2、担心控制权被稀释 2、规避所得税 五、行业因素(P366) 在进行股利分配的实务中,公司经常采用的股利政策如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四个步骤: (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 (2)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 (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例1:某公司上年税后利润600万元,今年年初公司讨论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预计今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8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今年继续保持。按法律规定,至少要提取10%的公积金。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筹资的优先顺序是留存利润、借款和增发股份。问:公司应分配多少股利? 利润留存=800*60%=480万元 股利分配=600-480=120万元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政策缺点: 股利不稳定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3)由于股票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稳定的股利政策即使偏离目标资本结构,可能也要比降低股利更为有利 政策缺点: 有固定股利负担,财务风险加大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这样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 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这种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 一、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