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坍塌事故案例.ppt

发布:2017-06-06约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复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造成坍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坍塌段地质复杂、多变,地层为全风化花岗岩,埋深浅,围岩结构松散,遇水软化呈流塑状,水理性差。隧道开挖成拱效应差,隧道松驰圈不断扩大,土体转化为荷载作用在初期支护上,极易发生突发性的坍塌事故。 4、对地质复杂性认识不清、经验不足是造成坍方的主观原因 对全风化花岗岩及土石分界段的地质特征及施工难度认识不足。前期出口施工多处收敛变形累计达到30cm以上(目前预留变形量为30cm),采取加固措施后变形均能得到控制。此段隧道变形仍然采用支撑加固的常规方式进行处理,未采取反压回填等断然措施,处理不够果断。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005年10月26日,广东天汕高速公路广福隧道右线出口塌方被困12个工人,经抢险和自救脱困。 1、广东天汕高速广福隧道 (二)、公路隧道工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006年9月11日11点40分,由云南广南—砚山高速公路一隧道生突然坍方的地质灾害事件,造成25人被困,经过26小时紧张有序地施救,使被困的25人全部成功脱险。 2、广砚高速公路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此隧道坍塌的详细原因 坍方原因分析 (1)没有应对地质变化的专项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资料显示,在ZK169+870~+920段充 填有方解石脉,围岩破碎,同时围岩走向发生了由 210°变化为275°的剧烈变化,此特征非常符合压 性断层附近岩石特征,在右线进口洞口位K169+628 也有泥岩揭示,故次生构造确实斜交穿过左线 K169+879~+940段,从右线洞口K169+628段穿 出隧道的范围。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坍方处明显处于 断层构造带内。但现场技术人员未能引起重视,联系设 计单位变更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施工不当是诱发坍方的原因 在长期初支不封闭的情况下(半年时间)仰拱施工是诱发塌方的重要原因,K169+870~+900段坍塌时正在开挖+870~+890段仰拱,一次开挖长度接近20米,使得拱架拱脚悬空,初支对围岩水平压力造成的变形约束作用基本丧失,随即迅速出现围岩失稳坍塌。 违背了安全、质量保证、技术可靠等原则。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原因分析: 1、复杂地质是造成坍方的主要原因,没有应对地质变化的专项方案和技术措施 2、现场管理薄弱,三违现象突出 3、施工方法不当或未按相关施工方案措施进行施工 4、相关监测未进行全面有效实施。 (三)、山岭隧道坍塌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主要对策 1、严格超前地质预报及根据地质情况,及时正确调整施工方案。 2、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施工措施的落实执行。 3、在施工前必须认真掌握施工环境,并提前作好相关的措施。 4、严格各项施工监测,保证各项监测全面和贯穿施工全过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隧道开挖支护存在问题,也是坍塌的主要原因如: 开挖方法选择不当:包括错进距离不足 不按爆破设计控制:炸药用量过多 隧道超欠挖控制不严 初期支护不及时 喷砼厚度不足 喷砼不密贴:初支背后回填其他材料 不安设锚杆 开挖长度控制不严 台阶法下部钢格栅接腿不及时、连接不牢固、悬空 落底开挖距离过长、封闭不及时 所以要注意锚喷支护的技术特点 及时性 主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