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及
诊断
根据HYPERLINK /w/流行学流行学资料、职业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拟诊。血、骨髓、脓液等HYPERLINK /w/标本标本分离到布氏杆菌即可确诊。急性期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骨髓培养阳性率更高。HYPERLINK /w/血清血清HYPERLINK /w/凝集凝集试验是筛选本病最实用的方法,急性期阳性率达80%以上,慢性期约1/3病例阳性。HYPERLINK /w/滴定滴定HYPERLINK /w/效价效价在1:100以上有诊断意义,病程中逐周测定效价有成倍升高者意义更大。HYPERLINK /w/接种接种HYPERLINK /index.php?title=霍乱菌苗action=editredlink=1霍乱菌苗或HYPERLINK /w/兔热病兔热病HYPERLINK /w/菌苗菌苗者,布氏杆菌素皮内试验后或既往曾感染本病者凝集效价均上升,应予注意。HYPERLINK /w/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检测HYPERLINK /index.php?title=特异性抗体action=editredlink=1特异性抗体,阳性反应出现较晚,但特异性较高;病程第3周效价可达1:16以上,慢性期阳性率可达85%以上。布氏杆菌素皮内试验是Ⅳ型变态反应,起病6个月内阳性率很低,慢性期几乎100%阳性,阳性可持续数年至20年,故本试验常用于回顾性诊断及流行学调查。
检查
1.血象:HYPERLINK /w/白细胞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HYPERLINK /w/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HYPERLINK /w/血沉血沉在各期均增速。
2.细菌学检查:患者HYPERLINK /w/血液血液、HYPERLINK /w/骨髓骨髓、乳汁、HYPERLINK /w/子宫子宫分泌物均可做HYPERLINK /w/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HYPERLINK /w/标本标本较HYPERLINK /index.php?title=血液标本action=editredlink=1血液标本阳性率高。
3.HYPERLINK /w/免疫学免疫学检查。
(1)HYPERLINK /w/血清血清HYPERLINK /w/凝集凝集试验。
(2)HYPERLINK /w/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3)抗人HYPERLINK /w/球蛋白球蛋白试验。
(4)HYPERLINK /w/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治疗
二、HYPERLINK /w/抗菌治疗抗菌治疗: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疗为主。常用HYPERLINK /w/抗生素抗生素有HYPERLINK /w/链霉素链霉素、HYPERLINK /w/四环素族四环素族药物、HYPERLINK /w/磺胺类磺胺类。通常采用:HYPERLINK /w/链霉素链霉素加HYPERLINK /w/四环素族四环素族药物或HYPERLINK /w/氯霉素氯霉素。
三、HYPERLINK /w/菌苗菌苗HYPERLINK /w/疗法疗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
急性期宜早期足量给与抗菌药物,若疗程不足,复发率可达10~40%。HYPERLINK /w/四环素四环素为首选药物,对急性病例和复发者均有效。为提高疗效、防止HYPERLINK /w/耐药耐药,目前多主张四环素、链霉素联合应用21天为 1疗程。复发病例可重复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此外HYPERLINK /w/复方复方磺胺甲基异唑(HYPERLINK /w/复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亦有效。HYPERLINK /w/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加用HYPERLINK /w/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期治疗较困难,除HYPERLINK /w/抗菌治疗抗菌治疗外,尚可配合HYPERLINK /w/中医中医HYPERLINK /w/中药中药、HYPERLINK /w/针灸针灸和HYPERLINK /w/理疗理疗。
预防
消灭和控制家畜中的布氏杆菌病是控制人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对牧区牲畜应定期检查,发现病畜及时HYPERLINK /w/隔离隔离并对污染HYPERLINK /index.php?title=环境消毒action=editredlink=1环境消毒处理,健康牲畜应进行HYPERLINK /w/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加强水、粪管理,保护水源。此外应加强对畜产品的工业监督,奶及奶制品应煮沸食用,有关人员如兽医、牧民、屠宰工人等应加强个人保护,减少职业性传染的危险。可能受染者均应接受预防接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