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库.docx

发布:2017-04-20约1.5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心理学 概念: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目的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 社会 管理 医学 犯罪 商业) 医学心理学 概念: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分支: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心身医学 神经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德国 洛采 1852 《医学心理学》 最早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概念。 美国 魏特曼 1896 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后人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 1890美国 卡特尔 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概念。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精神分析疗法。 2 0世纪30年代,美国又成立了心身医学会。 1950s,美国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976 美国提出了“行为医学”的概念。 1978 出现了“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 6.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研究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和康复中的意义; 研究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途径 。 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实验法 8.研究方式 个案研究 抽样研究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9.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承认心理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指导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改善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 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A .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B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C .整体医学模式(1990) 认为健康是整体素质健康,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多种素质的完美组合。 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第一阶段—环境卫生 第二阶段—个人卫生 第三阶段—行为卫生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适应临床疾病谱变化 美国: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神经症各占 1/3 中国: 抑郁症 中国医疗负担最大的第二号疾病。 提高诊疗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有治疗作用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 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行为的影响的科学。 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当代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心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