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机电工程分院 工程训练中心简介(1) 之江学院工程训练中心隶属于机电工程分院,工程训练主要面向机电工程分院的学生。 占地面积近800m2,现有机床40余台,高档微机68台,其中加工中心3台、数控铣3台、数控车4台 。 车铣刨磨滚齿、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冲压及注塑等设备。 有一套组合夹具和相配套的软件。 有CAD/CAM/CAE软件。 工程训练中心简介(2) 拥有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普通工种,数控加工中心,特种加工,工艺工装和数控仿真多个实验室。 一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院属实习工厂国营445厂。 浙江省职业加工中心技能鉴定秘书长单位。 为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和比赛的组题及命题单位。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工程训练计划。 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 工程训练中心由机电分院主管。 采取中心主任负责制。 中心主任下有一位负责外培的主任,专门负责对外培训工作。 分院教学副院长担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所长。 工程训练中心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安全规范,对外培训及鉴定的管理措施。 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8人,高级职称二人。 比较稳定的外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5名左右。 教师中有6位教师取得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 5名教师担任全国数控技能大奖赛、浙江省数控技能大赛的裁判长、裁判员等。 工程训练的改革 紧密结合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如项目式教学,课程群的建设。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学业证和职业证双证制“为导向,形成数字化制造为轴线的工程训练体系。 形成理论-虚拟仿真-实际制造-产品。 打破界限,师资共享,理论授课教师实践技能培训。 协助培养计划的修订,将独立的工程训练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自编工程训练讲义,形成特色。 学生创新实践 之江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机电分院学生的创新实践主要工作由中心管理。 作为独立学院,中心参与指导各种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 近几年在学校运河杯,浙江省机械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等活动。2006~2009学生学术科技竞赛获奖10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1项、校级23项。 2006-2009年该专业学生课外科技立项省级4项、校级27项 。 对外培训 中心目前主要工作是对内培训,对外培训主要利用假期和平时的空余时间。 主要有钳工、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电子、高新技术人才等培训。 形成了单位合作培训、省指定师资培训考证、个人报名等培训人员组织方式。 机制灵活,但管理严格,有严格的对外培训计划大纲、安全保证、质量要求等。 中、高级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发展改革的思路 面向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开展改革。 与课程紧密结合的项目式工程训练模式。 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实践内容改革创新。 开放教学。 工程训练人才的培养,引进双肩挑的人才。 LOGO * LOGO 之江学院机电工程分院工程训练中心 杨友东 2009.12.19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工业大学举办、2004年由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杭州市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3000平方米,各类藏书45万余册。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00余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室52个,教学用计算机近1800台。 学院设有7个分院1个系1个教学部,现有学生近9000人。 1999年开建,至今有7届毕业生。 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省重点建设专业)、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专业。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以上15人。 分院下设4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研究所。 拥有软硬件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近千万元。 分院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实践与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1 工程训练中心简介 2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3 教学及培训的情况 4 工程训练的特色 5 发展改革的思路 LOG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