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设计介绍.ppt

发布:2017-09-26约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设计介绍 课程整体设计分为8个部分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二、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 三、实践教学条件 四、课程队伍建设与课程改革成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七、课程特色与改革创新 八、今后努力方向 1、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 我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莆田市、面向湄洲湾区域,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上”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建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化工、电子、机械等行业建设要求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环湄洲湾区域化工、电子、机械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校生源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生源素质中等,个体差异较大。 2.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分析检测技术职业岗位工作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掌握分析化验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树立准确的 “量”的概念;具备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3、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政策支持:我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尤其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经费投入,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继出台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0年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奖励办法”等文件。 经费支持:精品课程由学校和课程建设团队共同维护,保证在网上的正常运行。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费用,凡被学院批准立项的院级精品课程,第一年学院给予2000元经费支助研究,从第二年开始,经教务处组织年度检查通过的院级精品课程,学院再给予10000元维护升级、教材和题库建设、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参加学术会议等费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一次性奖励8000元,国家级一次性奖励16000元。 二、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分析化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取得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以上证书,能满足化工产品检测岗位的任职要求,有实践操作的一技之长,以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分析、检测岗位技能需要。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前期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同时以适量的本课程理论和扎实的操作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打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加强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为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理论教学设计 (2)实践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出发,依据化学检验工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相对应地设计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材的处理 (2)教学方法的选择 (3)基本技能训练 (4)考核的方法 (5)课程教学实施对策 4、改革课程内容 1.改革课程内容,做到三突出: ①突出职业的导向性; ②突出内容的实用性 ③突出技能的主导性,将职业资格要求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学内容 中,“双证融通”。 2.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以反复训练为途径,强化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3.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4.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5.教学条件的保证。 理论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检验工技能实训与鉴定 三、实践教学条件 分析化学实验室面积120m2,仪器分析实验室面积80m2,各类教学仪器20多台套,并及时申报试剂采购、仪器和仪器维修计划,保证实验开出率为100% ,仪器完好率在95%以上。 教学和科研仪器是搞好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具。为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分析化学实验中按常规仪器每1人一套、分光光度等实验仪器2人一套、大型仪器4人一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