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pptx

发布:2017-05-16约5.15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信用与融资;重点和难点;主要内容;第一节 信用;高利贷信用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高利贷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高利贷信用的特点 利息率极高且不统一,无上限 非生产性,主要用于生活消费;二、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信用形式是指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 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分为短期信用、中期信用、长期信用; 以信用双方联系方式标准,分为直接信用、间接信用; 以用途为标准,分为消费信用、生产信用; 以信用主体为标准,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合作信用等形式。 ;(一)商业信用 1. 商业信用的定义 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形式:赊销赊购商品、预付贷款、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经销、代销等。 ;2. 商业信用的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第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第三,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3.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局限性 第一,商业信用的授信规模和数量有限。 第二,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第三,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二)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定义 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形式:包括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以及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货币等。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体,银行信用的成熟与否,是检验一国信用制度是否发展与完善的标准。;2.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三)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的定义 指以政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形式,通常为债务人。 包括国内信用和和国外信用两部分。 ;2.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1)公债。公债是一种长期负债,一般在1年以上,有的长达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于国家大型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 (2)国库券。国库券是一种短期负债,以 1年以下居多,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等。 (3)专项债券。专项债券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如中国发行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4)财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债券、国库券、专项债券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银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借款期限一般较长,在一般隔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才能偿还。;3. 国家信用的作用 一是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三是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 四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四)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的定义 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2.消费信用的形式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通过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消费信用,二是银行以贷款形式提供的消费信用。 (1)赊销。工商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用,即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到期一次付清货款。 (2)分期付款。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或取得劳务时,只支付一部分贷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其余款项,多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或房屋、汽车等,属中长期消费信用。 (3)消费贷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发放贷款,按规定期限偿还本息,有的时间可长达20~30年,属长期消费信用。;3. 消费信用的作用 (1)有利于消费品的升级换代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 (2)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3)消费信用的盲目发展,也会对正常经济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第二节 融资渠道;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股东的预期等因素。 内部融资的优点在于融资成本低廉且融资主体在资金使用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二)外部融资 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方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等方式。 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等特点。;(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选择 企业融资是一个随自身的发展由内部融资到外部融资的交替变换过程。创业之初,主要依靠内部融资来积累;随着企业逐步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