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杭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2011-12-26
1.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含有遗传物质
.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B.酵母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
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图乙中cd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了染色体
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图丁中a、b曲线依次表示小鼠和青蛙随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5.科学家最新研制的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能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该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上具有抗原
B.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属于被动免疫 D.核酸疫苗导入人体细胞内要使用适当的载体
9.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10. 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①将某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后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则所有的DNA均含有15N②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③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16为纯合体④细菌分裂生殖时,导致子代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⑤生物个体发育过程是细胞内不同基因有序表达的过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的是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均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相同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
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图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酪氨酸
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不同.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人细胞内。由此可知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⑥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⑦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