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复习题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晶体中的缺陷种、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数是
6、间隙固溶体
7、奥氏体
8、置换固溶体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只可能是有限固溶体、在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什么?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数是什么?
、晶核形成的方式种晶粒大小。共析钢在加热,奥氏体形成的基本过程。%,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4、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什么?,
而把金属从一种固态晶体过渡为另一种固态晶体的转变称为 。
、理论结晶温度与 之差称为过冷度。
6、填写下列组织的符号:奥氏体 、铁素体 、渗碳体 、珠光体 、
高温莱氏体 、低温莱氏体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细化晶粒有哪些方法和措施?、2、金属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同素异构转变的过程。对吗?
3、塑性变形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对吗?
4、金属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进行
5、加工硬化
、与单晶体比较,多晶体塑性变形还应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晶格位相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下贝氏体的组织特征
4、球化退火可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对吗?
5、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对吗?
6、钢的淬透性取决于实际冷却速度的快慢
7、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对吗?
8、当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如果温度越低,那么其转变产物组织将越细。对吗?
9、对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是
10、主要用于各种弹簧淬火后的处理。
、影响钢的淬透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12、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3、马氏体是
14、简述马氏体的转变特点?
15、回火脆性
16、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式有种。
、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处理回火后得到的组织是
18、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加以消除
10、由于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织变化
19、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原子不能进行扩散
20、渗氮零件渗氮后必须经淬火、回火后方可使用
21、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粗化的钢
22、热处理可以改变铸铁的基体组织、也能够改变石墨的存在形态
23、ZGMn13耐磨钢能通过淬火来提高其强度24、完全退火主要应用于过共析钢、白口铸铁比灰口铸铁硬的原因是白口铸铁中的碳以硬度极高的形式存在,而灰口铸铁中的碳,则是以硬度较低的形式存在的缘故。、钢中加入合金( )可以降低回火脆性的倾向。
、Cr15中,Cr的含量大致为GCr15、16Mn、Cr12MoV、T12、60Si2Mn、1Cr18Ni9Ti、38CrMoAl、W18Cr4V对应什么零件制造什么?
6、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7、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 和 。
、S会使钢在高温下产生热脆性,P使钢在低温时出现冷脆性
9、滚动轴承钢GCr15的含铬量为15%、45钢经调质处理后得到的组织是什么?。
、W18Cr4V中C、W、Cr、V的含量大约为什么?。
、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
3、可锻铸铁的石墨形态是什么?4、铸造热应力
、在实际生产中,细化铸造金属晶粒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为简化锻件形状,将小孔、凹档、小台阶不予锻出而添加的那部分金属,称为 ( )
4、金属在锻造前为何要加热?锻造时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或过低各有何缺点?
5、根据 Fe-Fe3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采用直流电焊机焊接时,若工件接负极,此种接法称1题,共10分)
普通车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轴颈处硬度要求48~52HRC。现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热处理①→粗切削加工→热处理②→精切削加工→轴颈热处理③→低温回火→磨削。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轴颈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调质处理和高频淬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