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观经济分析与健康产业发展趋势.ppt

发布:2017-05-22约1.81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观经济分析 与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一、杭州G20 中国方案 创新引领各国协同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开放引领各国协同构建开放经济体制。 互联互通引领各国协同建立联动型世界经济。 共享引领各国协同构建包容型发展框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五个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2000年-2015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及GDP增长情况 2016年初中国的印钞规模 几乎等于欧元区+美国的总和, 但中国的GDP还赶不上欧元区 五匹马 在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只对发展中国家其作用, 对发达国家可能无效。 “发达国家”这个名称, 其精髓在一个“达”字。 经济增长还有两个原动力 人口增长、科技进步。 增加的人口,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人口的增长受到物质、空间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增长。 医药制造业 ?2015 年实现营业收入255,371,000 万元,同比增长9.10%, 较2014 年12.94%的增速下滑了3.84 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26,273,000 万元,同比增长12.90%,同比提升了0.81 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 整体上维持“一降一升”的趋势, 即营业收入增速下滑, 利润规模增速小幅提高。 营业收入增速的下滑主要受药品招标降价和控费的持续影响,利润增速的小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原材料端价格的向下调整,医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07-2015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构成 2007-2015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构成 2007-2015年中国医药细分行业的毛利率变化状况 2016年8月11日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 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 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一大批医疗器械企业强势崛起,开始进入国内中高端市场。该行业也因此正逐步向中高端的价值链上游转移,实现进口产品替代。 监管也日趋严格。大量中小生产企业面临着行业洗牌,优势资源和市场将进一步集中到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 2015年5月 卫计委公布了首批95个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名单, 同月,《中国制造2025》战略出台,该战略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2016年4月1日 国家食药总局《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的有关事项的意见》。 凡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原则上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中国制药行业面临大洗牌。 面对高达近千万的药品一致性评价成本,大多数中小仿制药企业不得不知难而退。 业内普遍认为经过药品一致性评价的洗牌之后,中国制药行业的玩家将从4800家减少到2500家左右。 经过2014年启动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今年启动的药品一致性评价,中国制药行业在经历长达五年的整顿期后,将呈现更加清晰稳定的新格局。 “国有大型药企占到20%-30%,70%还是大型民营企业, 未来小型企业是没有活路的。” 一致性评价一出,意味着通不过的产品只能再卖一两年, 心脑、肿瘤、风湿等大型疾病产品,市场规模大,大型企业多。有补充生产线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可能。 偏科的小众产品和普通品种投入不合算。 辅料备案制度即将推行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升级加快,辅料行业的监管和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辅料行业生产企业将消失至少一半,甚至更多。 仿制药行业的紧张气氛已经传导到上游的药用辅料行业。2015年,国内药用辅料的总产值约380亿元,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有近400家。 药品一致性评价将使投资并购浪潮更加猛烈 2016年以来,跨界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及参与寻求海外并购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还有大量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并购重组的医药类上市公司, 包括昆药集团、仁和医药、香雪制药、华润双鹤、红日药业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