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3.ppt

发布:2017-05-29约7.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节 古典园林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与发展的概况;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园林、构成要素和构景手法; 掌握现存主要古典园林的构成和特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 现存著名的古典园林 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 小知识: 1、世界造园艺术的三大体系 关于世界造园体系,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 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 西亚体系主要是指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 4、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的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成熟 5、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的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6、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两个中心:即扬州和苏州 计成的《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按其活动对象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是带有供公众观赏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园林和寺庙园林; 另一种是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和私家宅园。 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拙政园(江苏苏州) 留园(江苏苏州 ) (一)邑郊风景园林 性质上很接近现代公园 典型例子: 苏州的石湖和虎丘; 无锡的锡山和惠山; 南京的钟山; 杭州的西湖 ; (三)帝王宫苑 最早出现的园林类型 特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 北京颐和园 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何园,无锡的寄畅园等。 三、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一)理水 水是园林的生命 3种理水手法:即掩、隔、破。 所谓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隔就是筑堤横断于水面,或设水上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水体由若干水面组成,主次分明,曲折有致。水面通过设置的堤、岛来组织空间,增加了层次,丰富了园林水景的景色 颐和园玉带桥 破,当水面不大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深遂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苏州虎丘水中岛 (二)叠山 中国园林中山景占据重要地位,园林中的山分为真山和假山两种。叠山具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 北方多用当地产的大青石和房山石,江南多用太湖石、斧劈石和黄石,岭南多用英德石。 筑 山 三种类型: 土 筑 山 全石叠山 叠山砌石 “太湖石”,人们惯用“皱、透、漏、瘦”来概括它的特点。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有“石有聚族,太湖为甲”之句。 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具有瘦、透、漏、皱的特点,是太湖石中的精品。 (三)花木 一要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要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等; 三要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体现了自然美。 “岁寒三友” : 松、竹、梅 无锡的梅园因园内植梅树而得名,扬州个园也因园内种竹,故取名个园。 竹径通幽 拙政园松风水阁 拙政园听雨轩的芭蕉 水池边上种柳 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 动 物 鸟 禽 放鹿养鹤 鸳鸯 金鱼 蝉鸣 (四)园林建筑 实用和观赏双重功能 园林建筑除了满足游人遮荫避雨、驻足休息、林泉起居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还起着园林景象构图中心的作用和较高的观赏性 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体型也较高大, 常成为园林的构图中心。 在江南的园林中,厅堂是园主人进行会客、治事、礼仪等活动的场所,它们的位置一般居于园林中最重要的地位。 江南一带的厅堂 江南一带的厅堂 上海豫园的仰山堂是一座临池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